-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者则出现于紧靠Si/SiO2界面处。倍增产生的电子流向漏区,空穴流入衬底,衬底电流用下式表示 Isub= ID - IS =(M*-1)IS+MID0 式中Is代表源极电流,ID0代表漏pn结反向饱和电流,M*为沟道倍增系数,M为转角区倍增系数。Isub流经衬底体电阻Rsub时产生的电压降经衬底极加到源极上,假定VBS=0,这一电压降使源pn结正偏,也就是使寄生NPN晶体管发射结正偏。与此同时漏pn结,也就是NPN晶体管的集电结本已出现载流子倍增。于是正向有源工作的NPN晶体管就进入“倍增一放大”的往复循环过程,从而导致电压下降电流上升。因此,从外部引出端测量出来的 BVDS实际上是寄生NPN晶体管的BVCEO。 从MOS本身分析:倍增使ID迅速增加,漏结等效电阻随ID的增加而下降,使维持大电流的漏耐压减小而出现负阻特性。 4)漏源穿通 衬底电阻率比较高的短沟MOST的VDS上升到足够高时,漏结耗尽区延伸到与源结耗尽区连通,这种现象称为漏源穿通。 穿通电压为: VD为pn结内建电势。 器件处于穿通状态时有很大的漏极电流,并且不受栅压控制。 ②栅源击穿电压BVGS MOSFET的栅源击穿,实质上是二化硅层的破坏性介电击穿,一但击穿栅电极即与衬底短路,器件永久失效。 tox=100~200nm时 BVGS=EB tox EB代表二氧化硅击穿的临界场强,一般情况下EB=5×106 ~ 1×107v/cm。 t0X<80nm时 EB∝tox-0.21 实际多是静电导致栅源击穿BVGS 电场εG=QI/toxCox,由于tox小,静电QI导致εG很大而击穿。 场效应晶体管(FET)和双极晶体管(BJT)的比较? 讨论提示: ?工作机理不同。 ?温度特性不同。 ?导电机构不同。 ?应用范围不同。 ?工作机理不同。 --BJT:输入pn结工作在正偏,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保持一定的关系,常称之为电流控制器件。指数伏安特性。 --FET:输入端或是反偏的pn结(MESFET,JFET等),或是绝缘体(MISFET),利用栅压的变化,来控制沟道的导电能力,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常称之为电压控制器件。低电流区平方伏安特性。 ?温度特性不同。 ----BJT:温度的影响表现在ICB0、β、Vbe是温度的函数,因温度的升高所引起这三个量的变化都会导致输出电流的上升。 ----FET:在结型FET中,当夹断电压(数值)较大时,温度对输出电流的影响: |VGS|较小时,电流的温度系数为负;|VGS|较大时,电流的温度系数为正。 影响温度系数的因素: ☆多子μ随T↑而↓→IDS↓。 ☆耗尽层厚度随T↑而↓→ IDS ↑ 。 当两种因素相抵销时,温度系数为零。 ?导电机构不同。 BJT:两种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同时参加导电,称为双极晶体管。 FET:只有一种载流子--多子参与导电,称为单极晶体管。 由于BJT中少子的数量容易受温度或核辐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环境变化大时,采用FET较为合适。 ?应用范围不同。 BJT的E、C不能倒过来应用。FET的S、D,由于结构对称,可互换使用。 耗尽型FET,栅压可正,可负,工作范围大。 BJT若要大规模集成化,工艺难度大,成品率低,且功耗大,可靠性差。而FET恰好相反,可在很小的电流,如微安数量级,低电压下工作,MOS管易大规模集成。 综上所述,BJT和FET各有特点。 FET放大器常用于环境变化大的场合,作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级,又可用于功耗较小,速度较低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一般说, BJT频率特性好,所以常用做高频放大器工作速度要求快的开关电路中,以及电压增益要求高的放大器中。在有些电路中,还常将它们结合起来应用,制造性能优良的整机。 1)FET是多子器件,不出现少数载流于存贮效应,有利于达到较高的截止频率和较快的开关速度。2)FET是输入电压控制器件,而BJT则是输入电流控制器件,前者的输入近似于一个反偏二极管,后者的输入差不多是一个正偏二极管。3)FET的输入电阻要比BJT的高得多,其输入端易于与标准微波系统匹配,在应用电路中易于实现级间直接耦合。4)热稳定性好。高电平下FET的漏极电流具有负的温度系数,因而不致于出现由于热电正反馈而产生的二次击穿,有利于高功率工作。5)由于是多子器件,抗幅照能力较强。6)与BJT及MOST工艺兼容,有利于集成。7)噪声低。 与BJT相比, MESFET和JFET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也适于MOSFET): 双极型和场效应型三极管的比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