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近现代史纲要宣讲全;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1.袁世凯 2.冯国璋
3.段祺瑞 4.张作霖
5.吴佩孚 6.孙传芳 ;袁世凯;(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卖国的二十一条;(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科学
民主和科学的具体涵义:
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制度,也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他提倡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立“西洋式的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这个目标。
;(二)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三)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十月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二)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李大钊
;(一)十月革命的意义和影响;2. 十月革命的影响;(二)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李大钊; ??????????????????????????????????????????????????????????????????????????????????????????????????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上左为北大校长蔡元培。;(二)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免职;“五四”时期出版的主要进步报刊;第二节 马克思??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1920年底给蔡和森的回信:
“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奈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办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 毛泽东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二,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第三,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大”会址(今上海兴业路76号)和出席会议的代表。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
(二)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三)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四)大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一)国共合作的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上图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二)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北伐战争;(三)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北伐时期的周恩来;??? 在北伐战争中,有一支威震敌胆、名扬天下的北伐先锋部队——叶挺独立团。??这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武装力量,连以上干部全是共产党员,士兵中也有许多党员和团员,是北伐军中政治素质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它是周恩来抽调黄埔军校毕业生中的革命青年和共产党员为骨干组建的部队。;(四)大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廖仲恺; 2、失败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