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油科学通报 2016 年 12 月 第 1 卷第3 期:503-511
超重力技术在蒽醌法制备双氧水上应用的初步探索
吕昀祖,周红军,徐泉*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新能源研究院,北京 102249
* 通信作者, xuquan@
收稿日期: 2016-09-11
摘要 自主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超重力反应装置以研究超重力技术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上的应用。实验分别考察蒽
醌加氢在超重力单程加氢操作和循环加氢操作下的氢效以及时空收率。实验结果表明在超重力反应系统中,当转
速在350~400 r/min 时加氢效率最高;在40~60 ℃,0.1~0.3 MPa 的条件下,随温度和压力升高氢效有所提高。同
时实验发现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循环加氢的操作方法虽然可以得到较高的氢效但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时空收率。用
超重力技术单程加氢的操作方法可以得到的产品时空收率为27.9 g(H O )/L(cat.)·h ,远高于同条件下的采用固定床
2 2
加氢的产品时空收率(12.7~16.5 g(H O )/L(cat.)·h) 。因此本文认为采用连续的单程加氢的超重力技术在蒽醌法制备
2 2
双氧水上更具经济性。
关键词 超重力技术;循环加氢;单程加氢;蒽醌法;双氧水制备
于用氢氧直接合成法生产双氧水[15-16] 。以H2 和O2 为
0 引言 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过氧化氢,这一方法看
上去最直接、最环保、最经济,十分符合化学工业中
双氧水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 崇尚的原子经济原则。但由于实际反应过程中存在一
作为绿色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现已被广泛应用 些平行副反应与连续副反应,而且这些副反应是放热
[1] [2] [3] [4] 反应,所以反应程度很难控制,过氧化氢浓度和收率
于造纸 、医药 、化学品合成 、电子 、食品加
工[5] [6] [7] 一直比较低。另外氢氧直接合成法的最主要问题还是
、纺织 、环境保护 等诸多领域。工业上有多种
生产双氧水的工艺[8] ,在经历多次技术更迭之后,目 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加之生产工艺以及设备的要求苛
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被应用于工业实际生产中[9] 。 刻、昂贵生产成本,使得此法目前还无法实现工业化。
我国大规模生产双氧水起步较晚,但生产能力增长 虽然氢氧直接合成法存在一些缺点,但经过了多年的
迅速,从 1984 年产量只有2.8 万t/a 到2014 年产量达 不断改进,反应过程已经逐渐可控,Degussa-Headwa-
[17]
900 万t/a ,尤其在2009 年,我国双氧水生产的产量和 ters 的相关报道认为 在氢氧直接合成方法中使用活
产能一跃超越美国,稳居世界第一[10] 。 性炭表面负载的纳米钯颗粒催化剂,溶剂采用醇一类
近些年来由于双氧水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内 的物质以及控制可燃限值以外的氢气浓度是有可能实
对双氧水生产方面的研究,更多侧重于解决工业实际 现工业化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的。此外这种方法在
生产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生产流程上的优化[11-14] , 环保和生产成本上具有的独特优势,用该方法替代现
并没有在生产技术上做创新性研究。国外近些年热衷 有过氧化氢生产方法十分可能。
引用格式:吕昀祖, 周红军, 徐泉. 超重力技术在蒽醌法制备双氧水上应用的初步探索. 石油科学通报, 2016, 03: 503-511
LV Yunzu, ZHOU Hongjun, XU Quan. The application of Higee technology in the anthraquinone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gen
peroxide. Petroleum 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