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热等离子体炬技术及其应用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41 4.5 热等离子体炬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程昌明 唐德礼 关键词 热等离子体 局部热力学平衡 等离子体炬 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已经成为生产更新、更好材料的新技术。其中热等离子体和重粒子温度都较高,约为103~104 K量级,电子温度范围为104~106 K,接近于局域热力学平衡状态,可以用统一的热力学温度来描述热等离子体的状态。热等离子体具有高温、高焓、高能量密度以及气氛可控、温度梯度大等特点,已经在机械加工、冶金、材料、化工和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1 等离子体炬 众所周知,等离子体是由等离子体炬产生,主要通过直流(DC)、交流(AC)、射频(RF)和微波(MW)等放电形式而获得,较为常用的是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通常一个直流等离子体炬由一个棒状钨阴极和一个水冷铜阳极构成,当气体被送入电极间隙后,直流弧就在电极间建立起来,弧经过喷嘴吹出而形成高温、高速的火焰。根据弧是否转移到工件,等离子体射流可分为转移弧和非转移弧。 工业上应用的电弧等离子体炬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功率、效率和连续使用寿命。一般输出功率范围为102~107 W,功率较低的一般应用于焊接、切割及喷涂等,而大功率的等离子体炬则用于冶金、加热及空间模拟等领域。等离子体炬的效率约为50%~90%,转移弧高于非转移弧。炬的使用寿命受电极寿命限制,由于电极受活性工作气(氧﹑氯和空气)的侵蚀,其连续寿命一般不超过200 h;备有补充电极的电弧等离子体炬,寿命可达数百小时。等离子体射流温度范围约在3700~25000 K(取决于工作气体种类和功率等因素),射流速度范围为1~104 m · s-1。 热等离子体炬技术的研究现状 热等离子体技术的进展,主要取决于等离子体炬的水平。目前国外已有专门的公司生产工业用的各种成套等离子体加热系统,功率从几个千瓦到几十兆瓦,有些寿命已过千小时。Ar和N2作为保护性气体的技术难度较小,已经基本解决。而在含氧气氛(空气、氧气、工业普氮)中工作的空心电极技术难度较大。近年来热等离子体炬在基础理论、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诊断等领域都有所发展。 热等离子体炬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电弧、气流、磁场及其相互作用等,各国的等离子体实验室基本都基于自行研制的炬开展电弧及电极现象的研究。V. Valincius等人[2]利用自己设计制造的线性组合式直流等离子体炬,在大气压空气条件下测量并分析了其运行情况、热特性以及等离子体射流的热焓和速度分布,研究了弧电流、气流量和阳极直径对伏安特性和热效率的影响。H. Min 等人[3]设计制造了一个中空电极的等离子体炬,利用空气作为工作气体,基于输入电流、气体流量和电极直径研究了它的热特性及运行状况。 热等离子体的模拟大致包括热力学特性、输运特性以及等离子体射流的模拟。在完全热力学平衡时,其热力学特性的计算比较容易;对于输运特性而言就很复杂了。许多计算使用电子温度高于重粒子温度的双温等离子体模型,近年来的计算还计入了动力学系数,但由此使得计算时间大了3个数量级。双温等离子体模型的输运计算现在已经明确了,由于电子质量小,因而忽略了电子与重粒子的耦合,但对于扩散系数的计算就不适用了[4]。对等离子体射流的计算由于其中心温度很高,处于层流状态,而边缘的温度低,处于湍流状态就显得相当复杂,一般使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计算射流区域,而射流中心及尾部采用低雷诺k-ε模型。 等离子体诊断对于等离子体射流来说,一般是测量等离子体温度、成分浓度或密度、气体速度及热流通量。对于等离子体射流中的飞行粒子则是测量其温度、粒子尺寸和速度等。探针和光谱测量是较常规的技术,激光扫描和CCD成像技术的发展为诊断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电压波形分析以及射流声学分析等手段为在线控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混沌理论也开始尝试应用于实验数据的分析。 我国在热等离子体技术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许多研究所和高校都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其中,中科院力学所和清华大学等在电极现象和弧根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复旦大学等则在数值模拟和诊断技术上发展较快。 3 热等离子体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热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较大的扩展,在传统的应用领域,热等离子体技术已趋向成熟,并有所发展,与此同时又扩展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等离子体切割及焊接技术可以说比较成熟,应用也比较稳定。在涂镀、材料合成、化工以及废物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异常活跃。 等离子体涂镀包括喷涂、汽相化学沉积等。喷涂技术应用范围从耐腐蚀、耐热和耐磨涂层到生产整体的最终形状金属或陶瓷部件,甚至超导材料也可以通过等离子体喷涂过程进行沉积。除了最普遍的大气等离子体喷涂过程外,其他等离子体喷涂过程诸如低压喷涂、超声速喷涂等也得到了发展。热等离子体化学汽相沉积(TPCV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