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场观察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访中的现场观察,是
新闻记者的感觉器官同时运用,以眼为
主,从而使主观认识在客观实际中进行检
验的现场采访形式.通俗地讲,就是指记
者用眼睛采访,将现场所见到的情景,事
实用笔或话筒表达出来.现场观察包括两
个方面:一是对人的观察,包括人物的表
情,手势,眼神,对话及其全身的特征等
等;二是对物的观察,包括现场的环境,气
氛及其景象等等.
我们知道,一次完整的新闻采访需要
记者在采访前搜集查询资料,采访中观察
判断事实,采访后整理核实信息.然而其
中心环节仍然是现场采访的过程,俗话说
“七分采三分写”,便是指在采访现场捕捉
真实场景的重要性.在采访过程中,记者
深入现场,细心观察,往往能捕捉到最新
鲜,最有意义的主题,猎取到最生动,最有
说服力的活材料,写出的稿子也是有生命
力的.反之,有些记者怕麻烦,怕跑腿,不
愿意到现场采访.这样是绝不能写出有生
命力的稿子的.
可以说,一切优秀的新闻记者,在采
访时,都是极重视现场观察的.美国着名
记者斯诺在中国采访期间撰写的《红星照
耀中国》,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和党派色彩.
通过亲自采访,亲眼观察得到第一手资
料,他也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信
任.着名记者范长江经过历时l0个月的西
北观察采访,写出了新闻史上的名篇《中
国的西北角》.正如蓝鸿文教授所指出的:
“不能说每一篇报道都始于记者的观察.
但是可以说每一篇报道都离不开记者的
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报道.”
口时文祥
观察是新闻写作的重要前提,那么现
场观察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
第一,通过观察,可以核实新闻事实
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许多新闻报
道失实,或者人们感到可信度不高,其主
要原因之一.是记者仅凭采访对象的口头
介绍或摘编文字简报进行报道,也就是说
记者采写新闻的材料依据都是第二手的,
而没有到现场仔细观察所获得的第一手
资料.若是获得二手资料后再去新闻事件
发生的实地看个究竟,事实的真伪就能验
证,笔下的新闻报道就能具体实在,人们
也就信服了.
第二,通过观察,可以更为通俗,生动
地展现新闻事件,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尤
其是在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活动报
道,因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如果不去现
场采访,很可能使新闻作品空洞无味,难
以理解,甚至有违事实.若是记者置身新
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视觉去感受一
番,很容易产生形象思维,将报道写得通
俗易懂.如对我国水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的演示场面进行采写时,着名军事记者阎
吾亲临火箭发射现场,悉心观察,最后对
其作了既通俗易懂又栩栩如生的报道.其
中有这样的描述:”突然.从海底传来一阵
轰响,在前方的海面上冲起几十米高的水
柱,像宝塔一样兀立在海上.”“乳白色的
‘巨龙’.从高大的水柱中飞蹿出来.浑身
披着水帘.火箭向上飞腾,水帘倒挂下来,
犹如悬在空中的瀑布.水珠四溅,像水晶,
翡翠在阳光中闪烁,晶莹迷人.”如此生动
形象,通俗逼真的报道.若是记者不去现
场,是绝不能写出来的.
第三,通过观察,可以获得亲身感受,
加大新闻主题表现的力度.俗话说”百闻
不如一见”,其含义之一是说听得再多也
不如亲眼所见感受深刻.对于记者的采访
也是这样.《人民日报》女记者柏生在采写
《韧性的战斗》一文时,原先她也知道科普
作家高士其意志顽强,虽早已瘫痪在床,
但晚年仍坚持口授作品而着书立说.这固
然是韧性的体现.但柏生感觉不甚具体,
深刻.原因是她没有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
去亲身感受主题.于是柏生来到老人家
里.注意用跟观察.终于目击了一系列足
以使主题能够深化,认识能够飞跃的细
节.如老人以极大的毅力.每天有意识地
进行手臂,腿脚的锻炼.怕的是一旦动弹
不了就什么也不能干了.由此,柏生对高
士其老人的”韧性”有了深切的感受.报道
的主题也就显得人木三分.
第四,通过观察.有助于获取新闻线
索,并有新的新闻发现.通过现场观察获
得新闻线索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记者
在没有任何新闻线索的情况下,在生活中
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许多生动的新闻线索.
同样在一个地方.有人观察到了新闻,有
人却观察不到新闻.其中的差别主要在于
是不是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其二是指
记者在对某一具体的新闻主题进行采访
时.细心观察新闻的发生现场,结果在观
察现场时从某一个细小的情节可能又发
现了新的新闻线索.新闻界往往出现这样
的情况.一个轰动的新闻事件会引来多家
媒体单位争先恐后的报道.而报道内容千
篇一律,大同小异,没什么新意.只有极少
一
部分记者善于观察,能够见微知着,寻
找新的角度,新的切入点.在泛滥的雷同
报道中脱颖而出,从而获得读者的认同,
这也得益于细致的现场观察.
当然,我们所说的现场观察并不是漫
无目的地”看”.而是要在观察的过程中进
行有效判断,不仅仅在重大事件中.即使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