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油介绍
茶油分布
茶油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其中湖南大约占全国近50%的面积,湖南的茶油又以浏阳的质量为最好,为全国的茶油之乡。
\o 查看图片
油茶
术名:油茶籽油
别名:山茶油、茶油
英文名:Camellia oil
油种:木本植物油
科属:山茶科植物
油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俗称山茶、野茶、白花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优质食用油料植物。油茶与茶叶(学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同属不同种,它们所结的种子榨出的植物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称为油茶籽油,后者称为茶叶籽油。目前,广义上的油茶泛指山茶属中油脂含量高,具有经济栽培价值的种的总称,在我国有10多个种。据统计,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我国就开始栽种油茶,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10多个省都能种植,目前主要产区在我国的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全国现有栽培面积约4500万亩,年产油茶籽100万吨,产油茶籽油27万吨。
\o 查看图片
茶油
油茶树与油橄榄树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两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籽含油率一般为25~35%,所榨出的油茶籽油主要含 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 脂肪酸,其脂肪酸含量、比例与橄榄油极为相似,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甚至有些营养成分的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由于油茶整个生长过程无需使用化肥、 农药,山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冬、春、夏、秋之雨露,尽吸天然养分、日月精华,营养价值极高,是能够与橄榄油相媲美的高档健康食用油。《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其大力提倡推广,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美国卫生研究院营养合作委员会主席西莫奥普勒斯博士称中国油茶籽油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
茶油生长条件
\o 查看图片
茶油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世界四大木本 食用油树种,南方15个省区有自然颁,现有面积6000万亩,油茶颁在低纬度,低海拔土层深厚的低山丘陵地区、适合生产在酸性土壤 PH值为5-6。5之间最好,年平均温度为14℃-21℃,年降雨量为800-2000mm。无霜期为200-360天,海拔300m以下,极端低温达-17℃,≥10℃,积温为4250-7000℃。
茶油生命周期
1、童期阶段:指播种后,从胚芽开始到植株进入开花结实这一阶段。包括胚芽期、 幼苗期和幼年期。
2.成年阶段:包括生长结果期和盛果期。
生长结果期:树龄6-10年,树体生长旺盛,大量分枝、开花结果逐步增加,产量处于逐年上升阶段。
盛果期:10-120年,油茶大量结果时期,生殖占优势,对光温水肥需求增多,结果部位外移。
3.衰老阶段:两大标志
a) 骨干衰老,吸收大量死 并波及骨干根,根幅变小,根颈处出现大量的不定根。
b) 周期性的茶果负荷繁重,落花落蕾严重。
产品特点
山茶油特点:
\o 查看图片
山茶油
山茶油提炼于野生木本油科植物果实中,是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之一。我国茶油的食疗双重功能实际上优于 橄榄油,除了两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油脂特性、营养成分相似外,茶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 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甙,或称茶皂素)。
茶油原汁的高贵品质,又符合人们崇尚自然、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为当今食用油中的精品。
茶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质期长,烟点高耐高温,良好的 抗氧化性能,易于消化吸收。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优良 乡土树种。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油茶栽培面积曾达6000多万亩,主产区茶油产量占到食用油的一半以上。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少优良新品种、经营管理不善、初次投入较高,以及认识不足、缺乏政策扶持等原因,我国油茶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随着 油菜、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迅猛发展,茶油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面积和产量也逐步萎缩,目前为近5000万亩,现有油茶林中,绝大部分为亩产茶油3-5公斤的低产林,年总产量仅为20多万吨。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林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已成功选育出一大批亩均产油量达到50公斤以上的优良高产新品种(系),并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同时,近几年来,油茶产区各级 地方政府对发展油茶产业日益重视,老百姓和有关企业的积极性也普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教版化学选修25.2《化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ppt课件25页.ppt
- 苏教版化学选修25.3《无土栽培技术》ppt课件21页.ppt
- 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申报单位操作说明书.doc
-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两首》PPT.ppt
- 苏教版五上各题型错题分析.ppt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错题分析.ppt
- 艺术概论——绪论.ppt
-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 第 一 专题《2 汉字王国中的“人”》(共23张PPT).ppt
- 苏教版生物七上单元复习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ppt
- 苏教版科学三上《校园里的植物》.ppt
- T_ZFDSA 03—2023_粉剂类保健用品生产技术规范.pdf
- T_ZGKSL 009-2023_重组胶原蛋白促人源细胞胶原蛋白分泌测定方法.pdf
- T_CSEIA 1007—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流通规范.pdf
- T_PJDZ 0046—2023_盐粳219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 T_ESSE 003—2023_利川红_团体标准.pdf
- T_IMOIA 004—2023_燕麦素_团体标准.pdf
- T_BSRS 103—2023_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容器——玄武岩复合材料箱.pdf
- T_ESSE 001—2023_利川红生产技术规程.pdf
- T_CCTASH 001-2021_散货机械抓斗的大修与报废条件.pdf
- T_GJSH 000029—2023_快递包装循环共用网络规划建设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