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长水-何训练口才(二).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如何训练口才(二) 付长水 中国人文出版社 目录 第39章 用身边的故事感动人 第40章 怎样吸引对方倾听你的话 第41章 通过谈心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42章 改善沟通技巧 第43章 用声音打动他 第44章 日常会话应注意的事项 第45章 几个常犯的小毛病 第46章 办事交谈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47章 日常交谈的三大禁忌 第48章 交谈中易犯的7个毛病 第49章 活跃社交气氛的10个绝招 第50章 不要在谈话中自以为是 第51章 社交的润滑剂——幽默 第52章 得体的玩笑 第53章 巧妙应对羞辱你的话 第54章 坦然面对别人的攻击 第55章 不要把话说绝 第56章 敢于说不,善于说不 第57章 怎样避免和别人争论 第58章 怎样委婉地表示谢绝 第59章 如何选择不伤和气的拒绝词 第60章 委婉地拒绝 第61章 灵活处理不同意见和见解 第62章 该委婉和含糊时,就不要直白 第63章 先全面了解掌握情况 第64章 保持适度的宽容和容忍 第65章 不要轻易发火 第66章 把握语言反击的有效性 第67章 运用口才进行反击的六大技巧 第68章 反驳的艺术 第69章 交谈时要留神 第70章 如何选择说话的最佳时机 第71章 妙语反击无理的行为 第72章 选择好问话的方式 第73章 把握住说话的时机 第74章 说话留点神 第75章 话不能乱说 第76章 切勿触到对方的忌讳 第77章 用反问去了解他人的真意 第39章 用身边的故事感动人 演讲成功的关键在于演讲者与听众的共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采 用就地取材或形象生动的例子,往往可以使听众觉得你说的是身边的 事,而不由自主的投入进来。 例如在计划生育大会上,县妇联主任为了有别于前面几位领导“报 告?式的演讲,改用了调侃式的通俗语言:“当前,我国人口已达十二 亿,世界人口已到六十亿,可地球还是这个地球,大伙儿想一想,人口 膨胀四海茫茫住何处?土地减少大人小孩吃什么??一开头便把听众逗 笑了,接着她又算了一笔账;“中国人口等于美英法德等十六国人口之 和,中国人并排着站能绕赤道十五圈,四人一排往天上接,最上层的那 个人能摸到月亮的脸。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此时会场上活跃起 来。她又让大家算账:“有五张饼,一家五口人,每人可吃一张,如果 有十口呢?二十口呢?老百姓有句俗话,说人多挤倒房,孩子多吃死 娘。而今我们面临的现实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啊??“是——?听众不知不觉地已参与到她的“家常话?中来了。会后人 们都叫她“笑星?主任。试想,如果她也和别人一样,一二三四文绉绉地 讲下去,肯定不会收到这样的效果。 听演讲就像听故事一样,老百姓爱听的是离自己最近的、最生动、 最直观的故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同环境演讲中,并不都是在听别人讲过 之后再想法出新,而是应该在讲前就争取主动。尤其是命题演讲,更应 该在事例新上下功夫。 对于演讲中所选的事例,讲远的不如讲近的,讲别人的不如讲自己 亲身经历的。例如某大学杨新同学在“青年与祖国?演讲中,为了说明自 己立志当一名山村教师的思想转变过程,他讲了自己暑假中在姥姥家那 个偏僻山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天夜里,姥姥突然病倒了,全家人 都很着急,舅妈开始带着孩子们烧香拜佛,舅舅准备去外村请‘大仙’。 我发现姥姥烧得厉害,就对舅舅说‘你们搞这些迷信没用,应该先想法 退烧。’当我问舅舅有没有体温表时,舅舅回答说:‘听说县城的医院里 有,我现在就去找村干部,让他们派人套车去拉。’听了舅舅的话,我 的心里像是倒了五味瓶,半天没有说话,我能说什么呢……?他的故事 讲完后,会场上鸦雀无声,它撞击着听众的心灵。会后不少同学对他 说,愿意和他一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一名山村教师。 第40章 怎样吸引对方倾听你的话 某文艺编辑曾讲过这样一段故事,他邀一位名作家写稿,该作家非 常难合作,各报社的编辑对他大伤脑筋。因此,这个编辑在见面前也相 当紧张。 一开始,果不出所料,怎样都谈不拢。作家一味说:“是吗…… ?“也许是吧!?闹得编辑很是头痛,只好打定主意,改天再来。于是与 作家闲谈起来。 偶然间编辑顺口把几天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关这个作家近况的报 道搬出来作为话题,他说:“您的大作最近要翻译成英文,要在美国出 版了。?作家见对方如如此关心自己,就很感兴趣地听下去,编辑又 说:“您的风格能否用英文表现出来??作家说:“就是这点令我担 心……?他们就在这种融洽气氛中继续谈下去。本来已不抱希望的编 辑,此时又恢复了自信,获得了作家答应写稿的允诺。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谈话时只讲他自己,而不关心对方的人。人们只 愿意和那些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交往。前耶鲁大学文学教授威廉莱亚 ·惠勒普斯,在《人性》这篇论文中,这样叙述: 我在6岁那年的一个星期六,去斯托拉多姨妈家度周末。记得傍晚 时分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