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坚守本心议论文范文
人生一世处在逆境要自强不息处在顺境则要坚守本心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坚守本心议论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人们说现在的社会正步入一个全民浮躁化的时代——或许古代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趋势至少也有“世间熙熙皆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往”这样的句子我最欣赏李密的一点便是他没有被时间洪流卷走——他停得下脚步搁得下名利就一心一意在家中完成自己应尽的使命坚定得仿佛一个修道士
宋代王安石有一名下属李定与王安石一同参与变法但为人奸诈唯利是图他的母亲去世时为了逃避回家丁忧居然母丧不报留得后世骂名我读《苏东坡传》时本就厌恶李定的小人作风而母丧不报的荒唐事迹更让我对他唾弃之至同皇上屡召不就在家辛勤尽孝的李密相比可谓云泥之别
前段时间又听得一则新闻是说一个80后程序员为方便回家照顾患癌母亲在家附近当起了环卫工人做程序员本来工作环境较好待遇优厚但那位孝子为了能在5分钟内回家应对母亲病情的种种突发状况不惜拿着微薄的薪水整日任日晒风吹我觉得很欣喜——人就应该是这样的在往上攀登的时候会为了爱和真情停下脚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强大、充实而不是枕在金银珠宝上夜夜不得安眠
想起朱光潜大师在《谈美》中的一句话: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李密本是仕途大顺的人想必后世许多人都会羡慕他的境遇但别人或许不曾想到正是因为他有淡泊宁静的“出世之心”才能平稳踏实地做到很多人做不到的“入世之事”方才得让二州牧伯乃至天子都对他十分赏识的确他承认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这是做官之人的常情——或许就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那个意味如若“财”和“道”冲突那肯定是优先行“道”而不取不义之财的——所以李密才在祖母需要人侍奉的时候先尽孝后尽忠放一放“图宦达”的心理这种价值观在我的理解下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我观察周围很多的人——当然大都只是同龄朋友——有的人是真性情的遇事都顺随自己的想法不太在意周围的人的评价和正统的观点求一个潇洒;有的人略显功利稍有成就便恨不能向全世界告知稍有挫折就殚精竭虑为自己辩解时刻在意结果和别人的看法我愿做李密的这样的人——以青年时期特有的朝气去追求上进但并不是脑子里空无一物地向前我愿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世界和自己怀揣最美好的感情谦逊温和待人踏实认真做事永远不忘记回报别人的真情我抱有希望能在飞得更高的同时做回真正的自己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李密尽孝实际上孝出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让他能够在高官厚禄前仍理性审度坚守本心从现在孜孜求学到之后碌碌为事最好是得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教育的重点不是“教”而是“育”这是我们学过教育学的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我们从事教育工作之后面对外界诸多因素又有谁坚守住了这份本心呢
前段时间我将学生的一篇教育博客分享到了一个微信群里群里的一位朋友就对学生的作文提出了质疑说这明显不是学生的作品让他写他都写不出来把这样的作文分享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只会让他们觉得现在的老师……
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只能把学生的原版作文用照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他对比本想着他将会无话可说可是他却转移了话题跟我谈起教育面对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质疑我很是气愤也很无奈只是简单的回复了几个字——“夏虫不可语冰”
现在的社会任何人都可以对教育评头论足加之站在风口造就出来的一批“有钱人”让某些人对教育的不满更有了底气诚然今天的教育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这样的结果全是我们教育者的过错
细想之下我们还真是脱不了关系“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育是用来化民成俗引领社会风气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在的社会风气是我们以前的教育工作者埋下了种子我们也算是自食其果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化民成俗可是当我们面对升学面对大众的不同需求面对自身的职称评定等个人问题我们大多数人选择了迎合社会“育人”也就成了“教人”这样的结果也不是我们教育实施者想要看到了我们也想坚守住教育的“本心”只是有时候真的是很无奈
在古代教育是统治者的工具而在现在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利器面对社会的错综复杂面对“任何人”的指手划脚我们迷失了自己于是政府接手了我们的工作他们花费大量的金钱用于文明城市建设用于公民道德教育可是收获却不明显像在各大城市“共享单车私用”这样的事件还是屡见不鲜
教育变成了不受欢迎的职业不受欢迎的职业自然也不会受到足够的尊重一个不受尊重的职业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说三道四的职业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坚守初衷
可是话说回来解铃还需系铃人不管我们需要多大的勇气这样的社会风气本就是我们教育者促成的就像高中老师埋怨中学老师中学老师埋怨小学老师是一样的社会风气在将来会样子还是要看我们现在是如何引领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