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 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 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 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 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 《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下面是 苏秀道中 宋代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译文 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舒适,凉气沁人。 我不愁屋子会漏雨,淋湿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旱担心。 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是那么的动听。 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的农夫,祈望着丰年,该是多么的高兴。 注释 苏秀苏,今江苏苏州。 秀,秀州,今浙江嘉兴。 苏指干旱后的稻苗因雨水复苏了。 骄阳猛烈的阳光。 霖一连数日的大雨。 梦回从梦中醒来。 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 望岁盼望丰收年成。 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轻快旋律和酣畅情致的喜雨诗。 这年夏秋间,久晴不雨,秋禾枯焦。 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间止,大雨三日,庄稼得救。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诗人欢欣鼓舞,写了这首七律。 首联写喜雨,从晚上下雨写起。 一夕骄阳与梦回凉冷是鲜明的对比。 诗人在闷热的天气中入睡,一觉醒来,白天烈日的余威已被全部扫除,代之以清凉舒适的夜风,原来天下起了大雨。 这两句虽然是实事实写,但由原先对气候的不满忽地改变成很满意,细微地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喜悦。 诗人同时又选了梦回这一时刻,来表达自己这份心情,更加显出意外地惊喜———这场雨,诗人已经盼望很久了。 次联写对雨的感受,用江西诗派诗人的惯技,融化前人诗句为己用。 出句不愁屋漏床床湿,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句;对句且喜溪流岸岸深,用杜甫《春日江村》春流岸岸深句。 诗虽用前人成句,但贴切眼前景事,与首联一意相贯,在原句基础上加了不愁、且喜二语,在旧句上翻出了新意,达到了能生能活而自成佳句的要求。 诗是写听雨,又形象地道出了盼雨的心情,也隐隐表示自己的喜雨不单单是因为大雨赶走了炎热,带来了凉爽,这就引伏第三联的情感,也为尾联预留地步,所以元方回评说这联写得流动便利。 第三联仍写喜雨。 一句是想象之辞,说明自己喜雨,是因为这场及时雨,使庄稼能喝个饱,秋收有望;一句是以听雨打桐叶,寄托自己欣喜的心情。 江西诗派学杜,在炼字上花工夫,尤注重虚字的锤炼。 这联中的应字、最字,都下得很有精神,加深了句意。 不过,出句的千里稻花应秀色,也见唐殷尧藩《喜雨》诗,不知是偶同还是有意袭用。 钱钟书《宋诗选注》对这联的对句有独到的评价在古代诗歌里,秋夜听雨打梧桐照例是个教人失眠添闷的境界,像唐人刘媛的《长门怨》说‘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断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又如温庭筠《更漏子》词说‘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曾几这里来了个旧调翻新,听见梧桐上的潇潇冷雨,就想象庄稼的欣欣生意,假使他睡不着,那也是‘喜而不寐’。 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这句诗很有帮助。 当然,说到底,这样的写法就是将旧事翻新,打破常规,也就是江西诗派要求的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及脱胎换骨。 尾联纯抒情,把原来的情感更转高一层,说遇到了这样的好雨,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如此高兴,更何况那些盼望丰收、渴求雨水的农夫们呢?诗用犹、何况数字承先启后,是故意通过自抑而达到高涨。 正因为诗人没田,他的欢欣鼓舞才有更深的意义,他与民同乐的心意也完全表达了出来,所以清纪昀评说精神饱满,一结尤完足酣畅。 这首诗从谋篇到句法,都是典型的江西诗派风格。 但诗写得情真意切,所以不觉得峭硬。 尤其可贵的是,江西诗派学杜,常常表现在技巧上;这首诗学杜,除技巧外,还学习了杜诗关心民瘼,注意在诗歌中树立自我形象,讲究诗格,所以更为成功。 【曾几《苏秀道中》诗词赏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pdf VIP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PDF VIP
- 2冷疗技术15课件讲解.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考核标准.doc VIP
- JJG 195-2019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pdf VIP
- 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及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报告().pdf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完整word版)数独题目100题(可打印).doc VIP
- 0604-会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docx VIP
- 04.汉杂事秘辛.一卷.汉.阙名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