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1《化学真奇妙》导学案设计(无答案).doc

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1-1《化学真奇妙》导学案设计(无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共2课时) 第1课时 自学-诊断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1.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比较等活动,感受化学在时代变革、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2.通过生活经验的分析和动手实验,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 3.初步建立化学科学的价值观,树立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4.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等一些基本观念。 二、问题导学: 1.化学改变了世界 等是天然材料而 则是人造材料;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绝大多数是由 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都是通过 变化制得的,都属于化学制品。 2.神奇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的变化;物理变化: 的变化。 本质区别:有没有 生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等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且它还会伴随着 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的放出或吸收。 三、学情诊断: 【诊断1】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下列与化学无直接关系的是( ) A.人们吃上了不含农药的绿色蔬菜 B.使用味精等人造调味品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的人造纤维 D.使用汽车给人类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诊断2】下列叙述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小煤窑发生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 B.涂在墙上的熟石灰逐渐变硬 C.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遇水形成酸雨 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 第1课时 问题-探究 四、探究重点: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五、问题记录:1.观察镁条的颜色:_________,点燃镁条,观察镁条燃烧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氢氧化钠溶液的颜色:_________,酚酞试液的颜色:_________,混合后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3.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______混合后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证演练: 第1课时 觉悟-发展 七、水平过关: 1. 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 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2.下列房屋的结构主要是用人造材料建造的是( ) A.茅草屋 B.竹楼 C.钢筋混凝土的楼房 D. 窑洞 3.你的学习用品主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 A.塑料尺 B.钢笔 C.圆珠笔 D.毛笔 4.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给自行车打气 B.把煤粉制成蜂窝煤 C.用食醋去除水垢 D.用砂纸磨去铁片表面的铁锈 5.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水沸腾 C.天然气燃烧 D.菜刀生锈 6.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对着干燥玻璃呼气 木炭在O2中燃烧 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 A B C D 7.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石蜡融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第2课时 自学-诊断 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 5.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6.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二、问题导学: 3.物质构成的奥秘 (1)水是由 构成的。氢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