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实验一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纯培养-公开课件(精选).ppt

0实验一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纯培养-公开课件(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 验 一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及纯培养 一、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不做) 目的要求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1、目 的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方法,掌握其配制过程。 了解几种灭菌方法,掌握干热灭菌法和加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2、材 料 和 器 皿 主要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营养琼脂等。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干热灭菌箱、紫外线杀菌灯。 其它:天平、药匙、电炉、1N HCl、1N NaOH、pH试纸、三角烧瓶、量筒、玻棒、试管、培养皿、吸管、牛皮纸、纱绳、硅胶塞、标签等。 3、方法和步骤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培养基的概念及种类 培养基的配方、配制步骤 培养基 是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培养基的种类 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可分为 1.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的液体状态培养基。 2.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左右的凝固剂的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3.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5%凝固剂而成的半固体状培养基。 (2)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 任何一种培养基一经制成就应及时彻底灭菌,以备纯培养用。一般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常用的灭菌的方法有: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常压蒸汽灭菌、常压间歇式灭菌超高温灭菌、过滤除菌、辐射灭菌、化学药品灭菌等方法。 本实验培养基的灭菌常使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它是利用高温湿热空气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P.90 二、 微生物的纯培养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 1、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平板划线法; 2)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 3)熟悉不同微生物在固体斜面、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 2、实验原理 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尤其在土壤中存在极其丰富。但自然界中的微生物都以混杂状态存在。要研究某种微生物的性质,首先要获得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 2)在固体平板、固体斜面、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不同的微生物有其固有的培养特征。这些培养特征可以作为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指标。 今天接种的菌种: 枯草杆菌    芽孢杆菌属的一种。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 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菌。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故名。 大肠杆菌 需氧及兼性厌氧。G-短杆菌,周鞭毛,有动力,周身有菌毛。 变形杆菌 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无荚膜、周身鞭毛、运动活泼、两端钝圆的小杆菌。兼性厌氧。有些种在普通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迁徙生长。 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广,水、泥土、阴沟及各种腐败的动、植物中最多,也存在于健康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它们是条件致病菌,在特殊情况下对人致病,如食物中毒、尿路感染、夏季腹泻或其他混合感染。 葡萄球菌 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故名。在液体培养基的幼期培养中,常常分散,细菌细胞单独存在。代表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黄色)、白色葡萄球菌(S.albus)(白色)、柠檬色葡萄球菌(S.citreus)(橙色)。 葡萄球菌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芽胞,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 在肉汤培养基中24小时后呈均匀混浊生长,在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的菌落。不同种的菌标产生不同的色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 3、实验操作 (1)接种 每组每人固体平板、试管斜面、半固体、液体培养基各1个。 每组1人接种枯草杆菌,1人接种大肠杆菌,1人接种变形杆菌,1人接种白色葡萄球菌。 写上自己的班级、学号、菌名。 平板接种方法参阅p.129; 斜面接种方法参阅p.8; 液体接种方法参阅p.99; 半固体接种参阅P.49。 (2)培养特征观察 于37℃下培养24h后观察各种菌株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比较它们培养特征之间的差异。 平板培养特征的描述参阅p.18表2,斜面培养特征参阅P.9,液体培养特征的描述参阅P.100,半固体培养特征的描述参阅P.49-50。 明天中午12:30观

文档评论(0)

小米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