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
道家对科技异化的思考及救治
谢清果?
?谢清果(1975—),男,福建莆田人,汉,哲学博士,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现为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科技传播史;华夏传播研究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道家科技观随着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兴起,越来越引起学人的再估计。道家“重技轻器”的思想充分关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朴散为器”的思想呼吁人们在器具的使用上应适可而止;“道进乎技”的思想全面考虑了技术实践对个体、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坚持以实现“养生”为根本目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对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自然状态的维护,以“自然”作为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一切行为的准则,从而有助于保护生态。此外,道家认为化解自然、科技与人之间冲突的关键在于培育“真人”。因此我们认为道家的科技观对于当今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以及科技异化的理解与把握,都可以提供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道家 科技观 自然 真人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道家对科技的态度,历来为世人所诟病,往往被目之以消极、倒退,甚至反科技而著称。然而随着后现代科学观的兴起,道家对科技理解、把握的智慧越来越引起学人的再评估。学人开始意识到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现代价值,也逐步领悟到“正言若反”的魅力。道家思想并不是科技的绝缘体,更不是科技进步的阻力。一种思想,一个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往往能够焕发出崭新风姿。这是因为智慧和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明确指出:“对于理解中国全部科学技术,道家极端重要,……全世界至今只见过,惟有道家神秘主义体系是绝对不反对科学的。”因此研究道家对科技的态度,对于当今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以及科技异化的理解与把握,都可以提供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
一、“重技轻器”扬人性
技,《说文》释为“巧也”,《庄子?天地》亦云:“能有所艺者,技也”。[1]这说明“技”在本义上表示的是主体作用于对象(事物)的熟练、灵巧程度。器,《说文》释为“皿也”,是一种物,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工具。技器的差异,《庄子?秋水》有云:“梁麗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如此看来技与器的关系本质上是技能与工具的关系,具体说来,技因器而成,器因技而用。如《庄子》中的“轮扁斲轮”、“佝偻承蜩”、“捶鉤者”、“津人操舟”、“梓庆削木”、“工倕规矩”等寓言故事,就充分表明了道家对技与器的态度。轮扁斲轮“不徐不疾,得之于手,应于心”(《天道》),他认为恒公所读圣人之言乃是糟粕,表现出重实践技能甚至超过政治权势。佝偻“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达生》),捉蜩就无不得手。捶鉤能达到不失豪芒,奥妙在于“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知北游》)津人操舟达到神妙之境,依赖于他“忘水”。不忘者就会“外重者内拙”。(《达生》)梓庆削木,木必中用,原因在于他能“以天合天”用自己的纯真天性去迎合木材的自然天性。工倕所以能无以规矩而成方圆,乃在于他能“忘适之适”(《达生》),没有成心,无以担心。以上这些工匠在实施其技能的过程中都没有突出工具的作用,操舟和斲轮都需要桨和铁锤,但工匠们关注的不是工具(器)的好坏,而是自身的技能以及所达到的境界,在自己领域中,往往达到了忘器的效果。这说明道家有着“重技轻器”的趋向。这种倾向在《老子》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老子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三十一章)[2]“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第五十七章)还有“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第八十章)这里的“器”都是生产、生活和军事斗争的工具,老子不但看到了器之可资利用的特点,如“埏埴以为器”(第十一章);而且看到了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兵器、利器带来国家战争和人民争斗。至于为何有十百人之器却不用?《庄子?天地》作了回答,那就是“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有了机械(器)会派生“机事”(用工具做事),滋生“机心”(投机取巧之心),从而无法保持内心的纯洁清白,如此精神活动就不能安定,最终导致失道败德。道家把得道看作高于一切,而机械、器物却是可能碍道的。这不等于说“技”也是碍道。但值得注意的是,“技”如上举寓言故事所说的那样,恰恰可以使器得其所用而不碍道。进一步说,器应该在技的控制之下,得器之所用,而不至于为器所伤。道家反对的是将器用于战争或人民内部矛盾从而带来伤害,但并没有反对利用如“瓮”这样的器皿打水。却反对用桔槔那样的机械取水,是因为机械会扰乱人的心智。道家表达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匆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8《匆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高校辅导员人工智能专题培训专题报告.docx
- 高校辅导员人工智能专题培训实施方案.docx
- 2025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厂灰库清灰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HG_T 2580-2022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docx VIP
- 8《匆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生态修复与退化土地治理创新方法.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