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美丽的物理实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姓? 名 获奖年代 主要贡献 克利克、瓦森、维尔京斯 1962 发现去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获生理学或医学奖 约瑟夫逊 1973 发现约瑟夫森效应 赖尔 1974 射电天文学 赫维赛 1974 发现脉冲星 莫特 1977 磁性与无规系统的电子结构 从卡文迪什实验室出身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6.光的干涉实验 Thomas Young(1773-1829) 英国医生、物理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 水波干涉 肥皂泡 蜻蜓的翅膀 7. 钟摆实验 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在巴黎国葬院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根长220英尺(67米)的钢丝吊着一个62磅重(28千克)的头上带有铁笔的铁球悬挂在屋顶下,观测记录它的摆动轨迹。 傅科摆 观众发现钟摆每次摆动都会稍稍偏离原轨迹并发生旋转时,无不惊讶。实际上这是因为房屋在缓缓移动。傅科的演示说明地球是在围绕地轴旋转。 在巴黎的纬度上,钟摆的轨迹是顺时针方向,30个小时一周期。在南半球,钟摆应是逆时针转动,而在赤道上将不会转动。在两个极点,转动周期是24小时。 北京天文台里的傅科摆 8. 油滴实验 8. 油滴实验 1909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密立根开始测量电荷的电量。他用一个香水瓶的喷头向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喷油滴。小盒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放有一个通正电的电板,另一个放着通负电的电板。当小油滴通过空气时,就带有了一些静电,他们下落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电板的电压来控制。经过反复实验密立根得出结论:电荷的值是某个固定的常量,最小单位就是单个电子的带电量。 Millikan(1868-1953) 密立根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表示他的计算值等于1.5924(17) x 10?19库仑。到2006年为止,已知基本电荷值为114) x 10?19库仑。 9. α 粒子散射实验 1911年,卢瑟福还在曼彻斯特大学做放射能实验时,原子(atom )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好像是“葡萄干布丁”,大量正电荷聚集的糊状物质,中间包含着电子微粒。但是他和他的助手发现,向金箔发射带正电的阿尔法微粒时有少量被弹回,这使他们非常吃惊。卢瑟福计算出原子并不是团糊状物质,大部分物质集中在一个中心小核上,现在叫做原子核,电子在它周围环绕。 放射源 金箔 荧光屏 显微镜 粒子 Rutherford(1871-1937) 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被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之父。 原子内部 电子 轨道 原子核 原子结构模型的认识历程 10. 电子干涉实验 1960年,约恩孙直接做了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从屏上摄得了类似杨氏双缝干涉图样的照片。根据量子力学,电粒子流被分为两股,被分得更小的粒子流产生波的效应,它们相互影响,以至产生像托马斯·杨的双缝实验中出现的加强光和阴影。这说明微粒也有波的效应。 电子 狭缝 屏幕 干涉条纹 安徽 合肥 * 1. 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长 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天文学家Eratosthenes(公元前276—194)发现在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到赛伊城(今埃及阿斯旺城)的水井中。而在同一天、同一时间,观察亚历山大城的物体的影子发现,太阳光线有轻微的倾斜,在垂直方向偏离大约7度角。 假设地球是球状,那么它的圆周应跨360度。如果两座城市成7度角,就是7/360的圆周,也就是当时5000个希腊运动场的距离。因此地球周长应该有25万个希腊运动场长。今天,通过航迹测算,我们惊叹埃拉托色尼的测量误差仅仅在5%以内。 地球平均半径:6372.8km? 地球周长:40021.2km? 地球周长:37500km? 2. 自由落体实验 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哪个先落地?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物体下落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 伽利略(Galileo ,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 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系任职。1590年的一天,他将一个重10磅,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抛下,几乎同时落地 。在场的观众个个目瞪口呆。这一实验验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使统治人们思想长达20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第一次发生动摇。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挑战展示了自然界的本质。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已经成为科学史上的经典。 伽利略做了一个6米多长、3米多宽的光滑直木板槽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