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季:1开门观景,自然通风 ;2热空气上升通过顶层派出,冷的新鲜空气从低处进入 ;3太阳能热水器 ; 4光电板5低角度的太阳照射,树阴遮住暖房 ;6从玻璃建筑外的树阴处吸入新鲜凉爽的空气;7自然通风的下风口 ; 8植被、水和发散整齐的凉爽的建筑体 ;9 内部高处的热能分布 冬季:1玻璃建筑挡风,减少热损失 ;2吸音,以限制室内回音;3从废气中取热;4引入新鲜空气,并在暖房终于先加热;5树叶落下,阳光可从低角度射入 ;6暖房被阳光加热,减少了建筑的热损失 ;了7音控吸音层 ;8雨水储备,用于冲厕 ;9过虑率高,使玻璃建筑内空气清新 ;10玻璃体阻挡外部噪音 柱头详图 建筑的木构架让人想起维多利亚的船篷 能源利用与“信封式微气候” 除了遮风挡雨外,“信封式微气候”构造整体减少能源消耗。同其他相似的建筑相比,可节省23%的能源消耗,并减少28%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该建筑供热系统年使用率少于50kWh/m2/y,总的能源年平均最高消耗量预估为32kWh。通风与隔热 冬季,建筑外表挡住了寒风,内部的热损失也达到了最小。新鲜的空气通过温室,得到太阳能加热,并被输入“信封”式建筑的内部。通过控制通风率以保证缓冲区的空气清新度。空气控制系统由热交换器构成,热交换器用于回收废气并重新分配废气中的热能。夏天,“信封式微气候”的建筑可促进自然通风,暖空气上升,通过顶部流动,底部冷空气会进入补充。这个大型玻璃建筑顶由光电板覆盖,墙被树木遮挡,曰而可在热天避免获得多余的太阳能。 热能不光用于学院,也用于房屋及附近的医院。利用废煤矿散发的多余气体意味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减少1200t/y。结 论 赫尼的“信封式微气候”的设计与实施实现了卓达·帕洛丁的合理的理论。通过覆盖一组建筑,人们达到了气候转换的目的,并且了大量能源。除了解决了能源问题,赫尼的混合式建筑还提出了新型的公共生存空间——所有的设计房屋都放在一个屋檐下。“信封式微气候”中间混合空间的提法并非是新的,但却被忽视了。赫尼的屋顶可射入阳光,而且遮阳并提供太阳能接收器。墙壁为住户提供了空气、光、阴凉,使建筑物不仅是一个遮阳伞,也是一个气候调节器。 皮尔斯(Pearce)合股公司津巴布韦 哈拉雷1996年 建筑物的屋顶有一组复杂的环境装置。这张特写展示了门廊上方的玻璃顶,办公室的通风烟囱和为大楼供应热水的太阳灶的总体效果 气流运行剖面图,描述了该建筑环境系统的主要特点 施工阶段的办公空间,安装了一些预先浇注混凝土的上升地面部件。这些部件与建筑用混凝土方之间的空隙为移位通风系统提供了空间。还可以遮盖电线。 办公空间的总体示意图。露出来的水泥块结构是这座建筑环境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个典型办公室空间的详细剖面图,展示了空气供给和排出的主要路线以及电气安装与大楼结构所呈现的出的一体性。 购物区上方的办公室限定了中庭 混凝土遮阳系统的细部,该系统加强了建筑的外表化 被动式建筑通风系统 1铝合金窗式被动新风单元 铝合金材质外壳,带有百叶开关。 超薄设计,外形尺寸:222*72*24??? 通过风量:30m3/h 内置活性炭吸引过滤棉, 可初步处理进入室内的空气。 被动式建筑通风系统 2 铝合金墙式被动新风 性能与铝合金窗式新风单元相同 配备铝合金室外防雨罩, 用于需要墙面安装的场所 主动式建筑通风系统 1、墙体开孔尺寸小,仅为φ75,便于安装; 2、风量:30~60m3/h; 3、本机噪音小于35分贝,并能有效阻隔室外噪音; 4、过滤功能达到50微米级, 滤芯可以方便地拆装,并可反复清洗; 5、进口滚珠轴承,寿命不少于30000小时; 6、安全设计,主机电源为12V直流电;??????????????????????? 7、外墙配防雨进气口; 8、超薄设计,外形精巧,典雅美观; 9、配备智能嗅探器,监控室内空气 品质,智能运行; 10、配遥控器。 复合型新风系统 单向流新风系统 全热交换机 1989年美国 ASHRAE 制定了“室内空气品质通风规范”,在德国,住宅通风系统已经与建筑物融为一体,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欧盟统一了住宅通风标准。中国 2002年1月1日室内空气污染控制规范诞生。 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病態大樓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之介紹 通常發生在空調大廈。 病徵,包括暈眩、頭痛、喉嚨乾涸、眼睛刺痛、咳嗽、氣喘、皮膚感敏及乾燥等。 因建築物內空氣污染導致人體異常症狀。 下班離開辦公室或放假時,不適自然消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