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与王维在山水诗上的比较
作者:刘欣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05古代文学专业》黑龙江,哈尔滨,150025;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刊名:
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2008,(12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1987
2.萧涤非杜甫诗选注 1985
3.陈贻焮杜甫评传 200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韦巍.于东军以王夫之情景论谈杜甫、李白和王维的月趣诗-船山学刊2008(4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月在杜甫、李白和王维的诗中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以王夫之的情景论为依据,杜甫、李白和王维月趣诗的意境当分别属于景中情、情中景和情景妙合无垠的审美范畴.
2.学位论文闫方盛唐诗人文章创作倾向论——以李白、王维、杜甫为中心2004
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卓越的文学成就,其中尤以李白、王维、杜甫冠绝当时.但他们的文章创作也是他们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王、杜的文章在唐代就负有盛名,他们的文章创作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对中唐古文运动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仅以李白、王维、杜甫三人的文章为研究中心,从他们文章创作的背景、各自的创作特色两方面总结诗人文章的创作倾向,并进一步探讨盛唐诗人文章对中唐古文运动的贡献.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分为三节,论述盛唐诗人文章创作的背景,即盛唐文风的走向.因为只有判断出诗人文章顺应时代文风的那部分特点,才能离析出属于诗人这一创作群体的文章创作倾向.第一、二节分别讨论盛唐骈体文的新变和散体文的发展.盛唐以张说、苏颋为代表的骈体文创作对六朝骈文以至四杰骈文都有所突破,文章重经术,文风更加质朴,境界更加开阔,语言更加浅显、直白,句式有散化倾向.以李华、萧颖士、元结等人为代表的散体文创作更具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并努力创造纯以单行散句表达的新文体.第三节总结盛唐文章的文风走向.一方面以儒学作为文章创作的指导思想,文章内容充实、贴近现实,另一方面有着鲜明的散化倾向.第二章分为三节,探讨李白、王维、杜甫三位诗人各自的文章创作特色,并从中归纳盛唐诗人文章的创作倾向.第一节论述李白文章的艺术特色.其文章以情感激越和气势奔放取胜,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第二节论述王维文章的艺术特色.其文章以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营造了幽静闲远的意境,勾勒出一幅幅绝妙的图景.第三节论述杜甫文章的艺术特色.其文受诗歌影响格外明显,语言凝练艰涩,结构跳跃鹘突,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而内容上关注现实,关注人生,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第四节在前三节个体论述的基础上总结盛唐诗人文章的创作倾向.简而言之,便是文章中都有个性鲜明的我,且具有情采飞扬的艺术美,在语言形式上也有突破骈体文限制,走向散化的趋势.第三章分为两节,从盛唐诗人文章对盛唐文风的突破,以及诗人文章对中唐古文运动所产生的作用等方面,探讨诗人文章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3.期刊论文陈炎儒、释、道与李、杜、王-中国文化研究2001(4
睿宗以后的盛唐时代,儒、释、道同兴并举,不分先后的局面不仅以皇帝诏书的形式确定下来,而且在诗歌领域中也得到了最为集中、最为充分的体现:道家、道教思想主要表现为从山水诗派的崛起,到李自自由浪漫、壮丽夸张诗风的形成;佛教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从田园诗派的崛起,到王维平淡自然、素朴宁静诗风的形成;儒家美学思想则主要表现为从边塞诗派的崛起,到杜甫忧患黎元、沉郁顿挫诗风的形成.探讨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对盛唐诗歌美学流变及其繁荣原因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以此来进一步分析宗教、哲学与审美文化之间交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4.学位论文赵天一杜甫交往诗研究2009
本文以杜甫交往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涉及对杜甫当世影响力的分析。本文共四部分,引言、三章正文和结语。
引言部分,以杜甫诗歌的传播为参照,将杜甫诗歌分为交往诗和独自诗。交往诗指主要用来交流的诗作。并综合归纳了杜甫交往诗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根据《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和杜诗的实际情况,得知杜甫交往人共计402人,涉及诗作736首。杜甫生前收到18人27首赠诗。杜甫交往诗数量巨大;涉及人物众多且身份不一,但以与非文人交往为主;在具体的交往中有送别、宴游、干谒、乞食等各种不同的交往情况;杜甫一生,其交往人数与创作数量的趋势基本一致。这些都是杜甫交往诗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根据杜甫交往诗的具体内容,将杜甫的交往诗分为送别诗、干谒诗、伤悼诗、寄赠酬答诗、题壁题书画诗和宴游诗等六类。杜甫的送别诗将“送”与“别”严格区分开,“送”远远超过“别”,在创作上也呈现出着重描写送别的具体场景及情感的新特点。杜甫寄赠酬答诗数量虽大,但其中赠与非文人的诗歌远远超过了赠与文人的诗歌,这影响了杜诗的有效传播。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泗县双语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doc
 - 安徽泗县双语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第二次月考(12月)-语文.doc
 - 安徽泗县二中12-13高二6月检测--历史.doc
 - 安徽太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doc
 - 安徽泗县二中12-13学年高二6月检测试卷-历史.doc
 - 安徽太湖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doc
 - 安徽桐城黄岗初中12-13学年八年级上阶段检测(二)-生物.doc
 - 安徽桐城黄冈初中12-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一)-历史.doc
 - 安徽屯溪一中2013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doc
 - 安徽晥东南初中三校12-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doc
 
最近下载
- 消防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docx VIP
 - 耳穴比赛题库二维码公布附有答案.docx VIP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docx VIP
 - (高清版)DB4406∕T 45-2024 《中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范》.pdf VIP
 -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500题).pdf VIP
 - 《汉尚华莲汉服公司SWOT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20000字.docx VIP
 - 家庭中医保健按摩.pptx
 - DNVGL-ST-0126-2018 国外国际标准.pdf
 - QJ 10004-2008 半导体器件总剂量辐照试验方法.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