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辽金元服饰 一.概述 1.400余年历史 960年,赵匡胤灭后周建宋 靖康之乱 南宋 元灭南宋→(民族压迫)1368年灭于明 同时:辽→(1125年)金→(1234年)蒙古(1260年)忽必烈即位→(1271年)元 2.各民族间的交往 辽:契丹族人;金:女真人;元:蒙古人 相互吸取而各留本色 3.对外贸易 宋、元较唐为盛 阿拉伯、波斯、日本、朝鲜、印度支那、南洋、印度 对服饰及日用习尚有很大影响 4.宋朝 程朱理学下的“理想形象” 经程颢、程颐兄弟而由朱熹集其大成的理学(又称道学)以儒为核心,儒道佛互相渗透 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仁义为本 理学→美学观点 建筑 白墙黑瓦 木用本色 绘画 水墨 淡彩 陶瓷 单色釉 5.服饰 拘谨质朴 社会风气:服饰简练质朴,洁净自然,反对过份豪华 淡雅恬静为美 款式 保守拘谨 色彩 反浓艳鲜明,讲究谈恬清丽 二.宋代汉族服饰 (一)男子服饰 1.冠服制度 十分重视复古 1)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三礼图》 2)“官卑品高”或“官高品低” 3)袍衫的颜色分等级 宋初 三品以上 紫 五品以上 朱 七品以上 绿 九品以上 青 后来 四品以上 紫 六品以上 绯 九品以上 绿 4)袍服形式 圆领大袖,施横襴,腰束革带 革带: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之一 大带:鞓,銙,扣,铊尾 鞓:大带基础,前后两条,一条有孔,两端以金银为饰一铊尾 束时下垂,另一条腰后,缀饰片→銙、方型为主,间以圆型 銙:其数量与质地区别官职大小 方心曲领 下方上圆,形如缨络锁片 戴于项间 宋→明 佩鱼制度 初见于唐 三寸鱼形(联络的凭证)鱼目不闭→常备不懈 虎符变形 唐 五品以上 鱼符 鱼袋 宋 不用鱼符,仍用全袋 有资格穿紫绯→金银饰鱼袋(较高荣誉,职衔时加以申明),特殊情况:“借紫”“借绯” 5)端午等时节,给诸臣颁赐时服“臣僚袄子锦” 不同官员有一定花纹→(明)补子为翠毛,云雁细锦,狮子,宜男等 2.襴衫 无袖头长衫,园领,交领 下施横襴,腰缀襞织(衣带) 白色细布(士子) 直身或直缀(无襴)居家用 3.紫衫、凉衫 紫衫:便服 凉衫:白衫 先为官宦便服→丧服 4.帽衫(唐就有) 帽用乌纱,衫为皂罗,束角带,登革靴,以新奇为尚 5.裘衣:羊、兔、狐、獭、貂 鹤氅 前后开衩 便于骑马 6.幞头 男子主要首服→帽子 漆纱幞头 藤织草巾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去其藤里 背后两脚 以铁丝、琴弦或竹篾为骨,弯制成各种形状,所谓曲脚、交脚 官员: 直脚 初短→长 彩色幞头 尤其喜庆宴会:鲜艳色彩,有时用金线盘花(生色销金花样幞头) 南宋临安,嫁婚前之日送“罗花” 公差皂隶 “黑漆园顶幞头”: 园领无脚,外层正中剖开成一缺口 仪卫、歌手、杂职 各种花式幞头 7.幅巾 平民士子,南宋更盛,穿衫尽巾 “东坡巾” 桶高檐短 “逍遥巾”等 8.百姓 “百工百衣” 平民服饰,大都在下摆处开衩,有时,一边的衣角提起,塞于腰带之间 清明上河图 (二)女子服饰 襦 袄 衫 背子 半臂 背心 抹胸 裹肚 裙 裤 1.背子 最有特色 直领对襟,不施绊纽 袖有宽窄两式,窄→杂居 衣长:膝上、齐膝、过膝、齐裙、足踝 有些 不开侧衩 有些 腋下开衩(契)(福州南宋,黄昇墓) 宋 女子常用 男子也用 常衬于公服内,很少外穿 2.襦 宋穿于裙外 早期 作内衣(亵衣) 贵族 唐以后 作外衣 下层妇女 3.袄 与前代相比的特征 样式:腰身、袖口宽松 颜色:清淡 间色:淡绿、粉紫、银灰、葱白 或绣或素: 以质朴,清秀为雅 4.衫 夏衣 单层 敞口袖 纱罗 “薄罗衫子薄罗裙” 5.半臂 男著内、女著外 6.背心 似裲裆,肩处无袢,对襟 背心←袖-半臂+袖→背子 半臂与背心多为下层妇女与少数上层人士穿用 7.抹胸与裹肚 女子内衣 “粉红抹胸,红罗裹肚” →颜色十分鲜艳 抹胸〈 裹肚 8.裙 妇女下裳多为裙 造型修长,自然腰节 色彩 尚“石榴”“绣罗” 颜色比上衣鲜艳: 青、碧、绿、蓝、白、杏黄 上层妇女:郁金香草染裙(香味),“淡黄衫子郁金裙” 老年、农妇: 素色、青裙 裙幅为六幅以上: 六、八、十二幅等 细裥 “多如眉皱”→百迭、千褶 腰系绸带,中央垂“玉环”压住裙身 流行样式 旋裙 裙两边前后开衩 赶上裙 前后相掩以带束之 9.裤 裙内无裆,裙外开裆 10.髻式、头饰 高髻 朝天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