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寄兴山水.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冯 至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 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 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导读】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1930 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 海德堡大学,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冯 至是诗人,也是中国文学研究家。他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 本篇是一首十四行诗。十四行诗又译作 “商籁体”,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 最先流行于意大利,彼得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译作 “彼得拉克体”。十四行诗的格 律要求在某些地方 (如押韵要求)的苛刻程度甚至超过了中国古诗词。中国写十四行诗取得 最大成就的就是冯至。《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一诗诉说了人类与世界万物的关系,我们 站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远景、平原、蹊径,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 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由万物而来,又都化成了万物。 诗人道出了人的生命与世界万物共生共长的真谛。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 与我有关。”美国作家海明威也曾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独自一人,每个人都是一座大 陆的一片,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一小块泥土被海卷走,欧洲就少了一点,如同一座海岛少 了一些一样;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缩小,因为我是处于人类之中的。”所有的生命都是 相互关联的,人类如何才能达成 “和谐”,如何才能走向“永恒”?站在 “山巅”的智者们 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1 春 之 怀 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扑哧的 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 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 棉被的春 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 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 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 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 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 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地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 《诗经》之前,在 《尚 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 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 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 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 “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 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 们叽叽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 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 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2 【导读】 张晓风,台湾著名散文家,江苏铜山人。 36 岁时,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当代十 大散文家”之一。张晓风创作过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