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题突破 重要考点专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 限时:_______分钟
1.关注视频,乐享生活。(10分)
材料一:自编自导自演,拍个短视频给生活加点料;录一段短视频,展现一番鲜活的城市形象;还有检察院专门录制短视频,通过真实案例推行法治教育……如今短视频日益“渗入”日常生活,甚至有人认为短视频已成为视频领域的第三极,与电视台和网络视频节目成鼎足之势。
(1)结合材料一与生活实际,谈谈短视频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4分)
材料二:“内涵福利社”等3款短视频应用被关停下架、12款网络短视频平台被要求下架并全面整改……国家网信办会同五部门开展网络短视频行为集中整治,依法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络短视频平台。
(2)从法律的作用角度,简要评析材料二中的举措。(4分)
(3)作为网民的一员,请你谈谈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方向。(2分)
2.关注公共文明,维护公共秩序。(9分)
材料一:孙某乘坐高铁时霸占他人座位,被警方给予治安罚款200元的处罚,铁路客运部门将该男子的信息记录在铁路征信体系中,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王某乘坐地铁时多次出现随意进食、乱丢垃圾、逃票等行为,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
材料二:上述公共场所的不文明现象通过网络曝光,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网友们纷纷谴责这些不文明行为,有一部分“义愤”的网友,通过网络曝光了王某和孙某的姓名、电话、单位等个人信息,甚至进行辱骂和威胁。
(1)材料一中警方的处理产生了哪些积极的社会影响?(4分)
(2)从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孙某和王某应提高哪些意识?(3分)
(3)据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提升公共文明的途径。(2分)
3.回应诉求,感受权利。(9分)
材料一:英雄烈士的精神深入人心,并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但生活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通过不切实际的主观想法,传播一系列有损英雄形象的言论,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英雄烈士有了法律保障。
法律连线
第二十六条 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1)如果发现网络上有人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我们应该怎样做?(1分)由此体会英雄烈士保护法与我们的关系。(2分)
材料二:在埃塞俄比亚飞机空难中,有一位遇难者是中国某高校女大学生,没想到,这桩人间悲剧在一些网民眼中成了又一次网络暴力的“靶子”。女孩的微博账号、学校、照片先后曝光,有网民在其微博下恶语相向。人大代表徐征指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崇尚是人类最基本的观念,现在法律在人肉搜索、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遏制网络暴力上应有所作为。
(2)据材料一及“法律连线”得到的启示,选取一个角度,提出遏制网络暴力法律上应有的作为。(注意先明确角度再作答,3分)
(3)据以上材料及问题,谈一谈解决徐征代表的诉求的影响。(3分)
4.热议社会话题。(9分)
材料一:
材料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公交车司乘冲突引发刑事案件分析”的报告指出:纠纷多因车费、上下车地点等小事而起,合计占比近六成;超半数案件有乘客攻击司机的行为,更有近三成出现乘客抢夺车辆操纵装置的情况。
(1)材料一漫画中的“霸座”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1分)对“霸座”行为的法律制裁向公众传递出了怎样的明确信号?(2分)
(2)从道德角度讲,材料二中的“乘客”应有怎样的反思?(2分)
(3)据材料一中漫画得到的启示,提出实现司乘无冲突的设想。(4分)
5.传承中华文化。(10分)
材料一:《国家宝藏》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中国诗词大会》让吟咏诗歌成为时尚,《见字如面》让文化情感产生互动,更不用说《朗读者》《记住乡愁》等文化类的电视节目品牌,一经推出就广受人民群众的喜欢和追捧。从整理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开通运行“中国古籍资源库”,到推动戏曲进校园、进乡村,一批批“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作品走近国民,走进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材料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充满着闲适洒脱;“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感慨着世事变幻;“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充满着鬃迈奋勇。我们需要诗歌,更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作品,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结合上述资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2)请你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歌,并说明理由。(4分)
6.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回望历史长河,宪法始终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息息相关。
材料一:1954年,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和答案.docx
-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土建工程劳务施工承包合同.docx
- 沪教全国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和巩固练习(无答案).doc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同步课件: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
- 2019部编版五年级生字描红字帖.doc
- 诗歌表现手法课件.pptx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习题:第五章检测.docx
- 宋明理学学案.docx
- 电瓶维修——细讲电池修复方法的反应原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