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ppt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并发症 四:感染。 并发症 五、其他: 空气栓塞、心律失常、导管打结、心包填塞、导引钢丝不易退出。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解剖特点 股静脉为髂外静脉的延续,在大腿根部腹股沟韧带下方与股动脉同行于股血管鞘内,位于动脉的内侧,在腹股沟韧带下1.5-2cm处有大隐静脉汇入。由于此处股动脉搏动容易触及,定位标志明确,与之伴行的股静脉直径较粗大,因此行股静脉穿刺容易成功。 穿刺方法 1、扪及股动脉波动时在股动脉波动内1cm、腹股沟韧带下3-4cm作股静脉穿刺,具体方法同上。 2、未扪及股动脉波动时可按以下方法操作:股动脉一般在腹股沟的中点,其内侧1cm即为股静脉,可先用5ml注射器试穿,成功后按原方向穿刺即可。 并发症 相对较少,但因距会阴部较近,且穿刺部位潮湿,因此发生感染的机率相对较高。因距坐骨神经近,偶可伤及,但发生率极低。误穿股动脉机率较高,但易压迫止血。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中心静脉 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我院ICU2000年—2003年共行导管细菌培养113例,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67例,股静脉置管30例,颈内静脉置管8例。所有病例均为置管结束后无菌条件下拔出导管,尾端送细菌室常规细菌培养,其中细菌培养阳性50例。 李涛 解建等 山东医药 2003.06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细菌 真 菌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 产碱假单胞菌 鲍氏不动菌 腐生葡萄球菌 类肠球菌 大肠杆菌 例数 35 4 3 3 2 1 1 1 % 70 8 6 6 4 2 2 2 置管时间与感染的关系 天数 小于10天 11—20天 21—30天 31—40天 大于41天 例数 25 41 27 14 6 感染 6 17 13 9 5 % 21 41.5 48.1 64.3 83.3 原发病与导管感染的关系 原 发 病 MODS 肿瘤 胰 腺炎 ARDS 休克 脑 卒中 外伤 中毒 心梗 例数 6 15 8 19 5 15 17 4 6 感染 5 12 6 8 2 5 5 1 1 % 83.3 80 75 42.1 40 33.3 29.4 25 16.6 置管部位与感染的关系 部 位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股静脉 例数 67 8 38 感染 26 4 19 % 38.8 50 50 导管感染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 1、置管时间 : 感染率与置管时间成正比 2、原发疾病 : 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的疾病及应用激素 化疗药等影响病人免疫功能的感染率高 高危因素 3、置管部位: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易固定、不易污染、感染率低。 颈内静脉置管不易固定,导管随头部活动而移动,刺激穿刺部位,加之ICU病人多伴有气管切开,穿刺部位易受分泌物的污染,感染率高。 股静脉穿刺点皮肤潮湿易于细菌增长繁殖且易受大小便污染,感染率高。 预 防 预防 1、缩短置管时间。 2、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适当应用免疫增 强剂,慎用激素、化疗药等免疫抑制药。 3、首选感染发生率低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次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 4、合理选用抗生素,限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范围及时间,注意保护患者的自身免疫力,预防真菌感染。 复习题 一、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概念? 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常用部位? 三、深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的高危因素? 怒 放 的 生 命 谢 谢 大 家 ! * 李涛 解建等 山东医药 2003.06 * 李涛 解建等 山东医药 2003.06 *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