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宗教改革(16世纪) 1、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是一场与中世纪作彻底决裂的运动: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思想,间接反对神权;宗教改革则是一场直接针对宗教权威的挑战运动。 2、宗教改革的后果: (1)新教(Protestanism,抗议宗)出现,对西方宗教大一统局面的摧毁。 (2)宗教权威彻底衰落,西方社会走上世俗化和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 第一节 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背景 一、背景 (一)随着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在各个国家建立的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王权政治出现了对宗教的支配权和教会国家化的要求。 (二)由于罗马教会自身的问题(垄断土地、政教不分、腐化堕落),一些神学家(如威克里夫、胡司)从本民族利益出发,要求教会民族化。 (三)教会自身的腐化堕落以及对信徒的无耻搜刮引起了教徒的严重不满。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家对教会腐败内幕的揭露;基督教著作的大量刊行,使得广大教徒可以直接接触信仰的原始内容,破除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 二、宗教改革运动最早出现在德国 (一)当时的德国没有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势力较为分散,受到罗马教廷的压榨最为深厚。(有“教皇的奶牛”之称) (二)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日耳曼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德国境内各分散诸侯对自己权力的加强的需要,这是当时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社会基础。 (三)导火线: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把美因兹大主教职位卖给勃兰登堡的亚尔贝特。随后大主教大肆兜售赎罪券以偿还其为了获得大主教职位而行贿所欠下的债务。 三、宗教改革运动的思想源泉 从犹太教和原始基督教的早期思想中找寻改革所需要的思想武器。 第二节 路德改革的出现及其意义 一、路德的宗教改革 (一)宗教改革中的根本问题: 即有罪的人类怎样才能获得救赎的问题。 1、原始基督教:“义人因信得生”。 2、罗马教会:上帝不与有罪之人直接交往,唯有通过教会(教皇和教士)人才能获得救赎。 (1)人若要获得救赎,必须服从教皇、教士的施唤。 (2)遵从教会的教规、礼仪、圣事【洗礼(受水洗归入基督)、坚振礼(由主教按手并敷油于教徒头上,以坚定其信仰)、圣体圣事(即圣餐)、告解(向神父忏悔)、终傅(将油抹在临终的人或病人头上,以帮助其灵魂进入永生,抑或帮助其康复)、婚姻(祝福教徒的婚姻)、神品(亦称授职礼或圣职圣事)】。 (3)人的外在善功(主要是以金钱购买赎罪券)是救赎之本, (二)马丁·路德(1483—1546) 1、路德主要吸收了保罗和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提倡“因信称义”,即人的救赎不在于教皇和教会而在于人的个人信仰,只要信仰上帝的人,都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2、受到犹太教信徒和上帝之间的交流不需凭借其他中介思想的影响,直接从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翻译《圣经》,使得广大信众能直接接触圣经原文,从而揭露罗马教会任意篡改《圣经》原文、愚弄人们的可耻行径。 (三)赎罪券——运动的导火线 1、罗马教廷的赎罪券理论:“善功圣库”理论。 “善功圣库”理论:基督为世人救赎的功德,圣母玛利亚以及圣徒所行的善功都被储存在天国的一个巨大的宝库中。这个宝库就是“善功圣库”。而教皇可以从中取出这些功德和善功,以赎罪券的形式分赐给需要它的信徒,使他们的罪过得到赦免。赎罪券的效用不仅达及生者,而且对免除炼狱中的灵魂应受的惩罚同样有效。 2、1517年,美因兹大主教亚尔贝特为了修建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以及为获得偿还其因购买大主教职位而欠下的巨额债务,大肆兜售赎罪券,遭到路德的极力反对和批判。 1517年,路德写下《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又称九十五条论纲),对赎罪券效能进行了批判。 路德的这一举动被视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开端。 九十五条论纲的主要内容: 1、表达了德意志民族对于教廷剥削的愤怒。 2、怀疑教皇拯救灵魂的能力。 3、认为赎罪券不但与基督教关于惩罚、悔改、赦免的教义相矛盾,而且还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认为人的真正得救来自《圣经》的理解和对于上帝的虔诚。 九十五条论纲的部分观点: 1、赎罪券只能是对教规法惩罚的宽恕;教会只可以赦免教会施加的惩罚,不能赦免上帝施加的惩罚;神的惩罚只有上帝才能赦免; 2、赎罪券永远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亦无力做到这一点; 3、赎罪券不可能达及炼狱中的灵魂; 4、真正悔悟的基督徒无需赎罪券便可以得到上帝的宽恕; 5、真正意义上的“善功圣库”应是上帝的恩典。…… (三)运动的发展 1、1519年,路德与教廷代表在莱比锡进行辩论,声称只有《圣经》才具有最高权力,这实际上否定了教皇和宗教会议的权威。 2、1520年,教皇利奥十世颁布《斥马丁·路德谕》的敕令,对路德进行恫吓。但路德不为所动,连续发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