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猶未盡的我們,第二天的一早又重返烏本橋, 繼續我們的感受與拍攝。 月亮還掛在天上,這時的烏本橋靜臥江面,神秘而安靜。 水面上泛著粼粼金光,飛鳥成群的掠過,四周恬靜得讓人想把時間凝固。 日出的時分說來就來,橋那邊,小販在晨曦中騎著單車載著商品緩緩地騎到這頭來。 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霧氣,晨光在漫反射的作用下,只讓紅色的光波穿越, 整個天空與水面都染成了紅彤彤的一片,美的讓人眩目。 年輕僧人也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在拍個不停。 拍完了,迫不及待地重播,看來對拍攝效果都表示滿意,鳥兒也被吸引了過來,湊個熱鬧。 這些年青的僧人是橋頭寺院學校裡的學生,友善的笑臉上,明眸清澈如水,乾淨,明亮而自豪。 架起200mm的長焦,看見遠處霧氣中有船在撤網捕魚。 霧色中金色的塔尖隱約可見,煞是可愛。 小東江我還沒去過,每每看到別人拍下霧漫小東江的照片,我都羡慕不已。這幾幅或許有點相似,卻又更貼近生活,因為這並非擺拍。 回過頭看看身後的烏本橋,又開始熱鬧了起來, 長長的木橋承載著不同的載體,人們對它傾注了不少感恩之情。 橋頭傍的一片空地裡,年青人正在進行著藤球比賽。這是緬甸的國技,看著他們玩得興高彩烈,出神入化,你能說他們不感到幸福嗎? 烏本橋被稱之為情人橋,在我看來再貼切不過了。 無論男人女人,外地人本地人,只要你沐浴在晚霞與晨光裡,你一定會感受到這個“情”字。 雖然我是一個人去感受,卻也相當的愜意。 在這裡,我確確實實感受到緬甸人民的親切之情 。 謝謝觀賞 所以去緬甸,你不去烏本橋看日落日出是說不過去的,因為,這裡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更何況,它有一個浪漫的名字----情人橋。 緬甸行之情灑烏本橋攝影 文字 抱樸含真 從2月15號踏進緬甸(Myanmar)這片佛國之土的十一天裡,曼德勒(Mandalay)是我們行程裡的一個大點.其實去曼德勒也就是沖著烏本橋(U Bein Bridge)而來,但凡來曼德勒的人,不是在烏本橋上,就是在前往烏本橋的路上。 PPS製作 X6645339 2012-04-17 烏本橋修建于貢榜王朝的敏東王時期,大約距離現在有160年,據說是當年建造曼德勒皇宮時剩下了不少的柚木,設計建造皇宮的一個高僧,就提議把這些柚木用來建一條橋。正好這裡本來是低窪之地,雨季湖水上漲,湖濱成為澤國。 有了這條橋,解決了當地交通出行的困難。 橋下有平靜如鏡的湖面,橋的影子映在了小船上,恬靜淡雅。 遠處,白塔掩映在叢林處,在夕陽的照耀下,塔頂金光熠熠,構成一幅寧靜的畫面。 在我們到來的時候,已經接近了黃昏,夕陽照耀著老橋、枯樹、養鴨人家,這美景就象一首田園牧歌,沁人心田。 捕魚者悠然地拿著那不多魚獲,洋洋得意。 烏本橋被被緬甸本地人稱為“愛情橋”。確實,踏上這柚木橋,夕陽的霞光使得這曲線優美的情人橋顯得更加撫媚動人。 不管是國外的遊客還是本地的民眾,在橋上橋下,或行或坐,都沐浴在這金黃色的色彩裡。 一種羅曼蒂克情懷油然而生,情侶們固然陶醉於此,單身的人則後悔沒帶上親密的伴侶相伴。 時間允許的話,最好在橋下的田園地裡找個地方坐下,喝上一杯透心涼的啤酒,吸著青草味濃濃的空氣,貪婪地擁著這暖暖的陽光。 時而望著橋上的遊人,放飛心情,靜靜感受... 很多遊客選擇租上一條遊船, 圍著烏本橋的各個角度來欣賞拍攝。 而我,則和另外一位資深攝友嫦姐,喜歡有更大的拍攝自由度,先是穿過了橋底到了橋的西側, 順著陽光,柚木橋泛著黃光,輪廓更加的分明,鴨子則為我們點綴著前景。 眼前的小孩不知道是不是想用這種方法趕鴨子,還是想用這種方法喚起橋上的人注意, 童真中帶著一點頑皮。 不經意間,夕陽己經西沉,攝影人都知道,這是黃金的一刻。 我背著攝影包,嫦姐則手托雙機,在田野上,我們一深一淺小跑到了橋東側,先拍下這幾幅全景。 烏本橋,這時最完美的日落映入眼簾。 看過無數的日出日落,這裡的美是如此平和溫暖,不帶一點哀傷或是落寞。 整個水面都被染成了金色,我默默地注視著這不斷變幻的色溫和橋上來來往往的剪影,我靈機一動,為他們與夕陽來了個互動三步曲。 一、頂著夕陽; 二、走進夕陽; 三、踩著夕陽。 當初建橋的時候,在橋上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陽躲雨,每個亭子都建有梯級,方便人們上下。在緬甸人看來,六座亭子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 橋上不時有騎著單車的媽媽帶著小孩過去。 那單車與柚木板接觸而發出隆隆起伏的聲音,就象奏著一首浪漫的曲子。 攝影師最喜歡捕捉這樣的意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