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物质结构基础 1.气体:聚集状态为气态的物质。基本特征是无限的可膨胀性、明显的可压缩性、无限的掺混性。 2)Equation of state of ideal gas ①描述理想气体存在的量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式:pV=nRT p (Pascales, Pa)-pressure; V (meter cube, m3)-volume; n (moles)-the number of moles; R (mole gas constant)- 8.314 J·mol-1·K-1; T (Kelvin)-temperature。 ②简化形式 例: 实验测得310℃,101kPa下单质气态磷密度2.64g·dm-3,磷 的分子式是什么?解:pM =ρRT M = ρRT/p = 127.1g·mol-1, 则磷分子中的原子数 = 127/31 = 4, 气态磷的分子式为P4 。 1.A gaseous compound is composed of 85.7% by mass carbon and 14.3% by mass hydrogen. Its density is 2.28g/L at 300K and 101kPa . Determine the molecular formula of the compound. 4.等离子体 在高温、电磁场、放电、高能磁场、热核反应等作用下,气态原子部分电离成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净电荷数为零、由自由电子、原子和离子组成的、密度小、能导电的聚集体。等离子体富集了离子、电子,激发态的原子、分子和自由基,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利于发生高能量、高密度的化学反应。 原子电离需达到一个阀值能量,而复合不需要,但复合比电离发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等离子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一些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在一定温度或浓度的溶液中,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这就是液晶。液晶光电效应受温度条件控制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溶致液晶则受控于浓度条件。显示用液晶一般是低分子热致液晶。 电子衍射实验(diffraction of electron) 总结 主量子数n决定核外电子的能量核电子离核的远近,n值越大,电子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 l确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并和n一起决定电子的能量大小。 M决定电子云在空间的分裂方式,如p 亚层空间有3个相互垂直的伸展方向。 3.The Extranuclear electron configuration of many- electron atoms 1)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2)核外电子排列三原则(The building-up principle) a.泡利(Pauli)不相容原则: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状 态(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 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的两个电子,每个原 子轨道最多可容纳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3)核外电子分布周期性和元素周期表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不同。其 核外电子按上述原则排列在各能级轨道上。由于电子数不同, 最终导致最外层轨道上排列的电子数不同。 b.The oxidation number and valence氧化数和化合价 同一原子的各级电离能是不同的,其大小顺序为I1I2I3I4……。因为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失去电子所需能量越高。电离能可由实验测定。 注 意 电子亲和能、电离能只能表征孤立气态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 常温下元素单质在形成水合离子的过程中得失电子的能力的相对大小用电极电势的大小来判断。 电负性综合考虑了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首先由莱纳斯·鲍林于1932年提出。它以一组数值的相对大小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对成键电子的吸引能力,称为相对电负性,简称电负性。元素电负性数值越大,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对成键电子的吸引力越强。 同一周期从左至右,有效核电荷递增,原子半径递减,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渐强,因而电负性值递增;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元素电负性值递减。过渡元素的电负性值无明显规律。就总体而言,周期表右上方的典型非金属元素都有较大电负性数值,氟的电负性值数大(4.0);周期表左下方的金属元素电负性值都较小,铯和钫是电负性最小的元素(0.7)。一般说来,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于2.0,金属元素电负性小于2.0。 电负性概念还可以用来判断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和化学键的类型。电负性值较大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由于对成键电子吸引较强,往往表现为负化合价;而电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