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莎生产技术规程
1.品种介绍
1.1品种描述
品种中文名称:艾莎。
‘艾莎’为矮丛切花月季,植株直立,花枝长度80~100cm;花白混色,花
瓣主色RHS读数155B,次色RHS读数57B,花径7~10cm,卷花瓣数42~54枚,
内外花瓣颜色均匀,花瓣边缘无缺裂,边缘波形弱,无反卷;萼片延伸程度较强,
花梗长度较长 (8~9厘米);叶片为3~5小叶,其中以3小叶居多,叶片上表
面为深绿色,叶表面光泽程度中等,顶端小叶呈椭圆形,顶端小叶基部为圆形,
叶尖呈渐尖形,小叶边缘波状程度弱;枝条上皮刺为斜直刺,皮刺颜色为绿色,
皮刺数量中等;嫩枝花青甙显色程度为中等;花无香味;切花瓶插时间6~8天,
单位面积产量170~200枝/平米,抗病性中等。
1.2 专利保护
玉溪迪瑞特花卉有限公司
2.设施要求
2.1 栽培设施
结合云南气候特点,使用国内温室企业生产的钢架大棚,保证大棚的保温、
通风、降温、抗风雪性能。棚高5~6米 (肩高3~4米),单拱宽6~8米 (4~
5个单拱组成联拱棚),棚长30~50米。棚顶拱圆形。拱顶两侧配设单面或双
面天窗,长为1.5米,棚的四周设置侧窗, (侧窗高3~3.5米)。
选用无滴塑料薄膜或切花月季专用塑料薄膜做为钢架大棚覆盖材料减少棚
膜滴水引发病虫害。钢架大棚内安装银灰色遮阳网,白天可以反光降温,增加棚
内散射光,夜间有保温作用。
2.2 辅助设施
喷灌系统主要运用于种苗生产。滴灌系统多运用于田间生产。由首部主管、
各级支管、毛管组成。
在滴灌系统上配装施肥系统(施肥泵、配肥罐等)组成完整水、肥滴灌系统。
单个大棚或每栋大棚安装单独阀门,滴头间距选择25cm或30cm 的滴管。每条墒
面铺设滴管2条,每条滴管靠近植株根基部。
2.3 加温设施
使用电力、燃料热风机,用于冬季夜间田间加温。使用时应注意均匀提升棚
内温度,减少温差导致冷凝水诱发病害。
2.4 冷库及鲜切花包装车间
详见: KIFA鲜切花采后处理标准。
3. 栽培技术
3.1 土壤要求
选择地下水位低,疏松通气性良好的沙性土壤,需含丰富有机质,含量以
10%~15%为佳,土壤PH值在5.5~6.5为宜。若土壤PH值5.0时,需撒入生石
灰进行改良。EC值控制于0.8~1.2毫秒/厘米,EC值0.8毫秒/厘米时使用肥
料进行调整,EC值1.2毫秒/厘米可用水进行淋洗。
3.2 栽培模式
目前采用的模式是高畦双行土壤折枝栽培模式,株距为13-15厘米,行距为
25-30厘米。每亩定植约为4500~5000株。(除去棚头与沟道。定植期以3月~
9月为宜。
3.3土壤改良
定植畦宽80~100cm、深翻50~60cm,腐熟的农家肥放30~35kg/㎡与钙镁
磷肥2~3kg/㎡,分3层与土混拌回填。深挖改土土壤回填。
3.4定植沟畦标准
定植畦面宽80~100cm;沟宽50~60cm、深35~40cm。挖种植畦。
3.5种植密度标准
每畦种2行,株行距13~15×25~30cm,12~15株/㎡,每亩4500~5000
株。
3.6小苗的选择与定植
(1)选择扦插苗进行种植,不建议种植嫁接苗,嫁接苗与水苗区别不大。
(2)定植前准备:分墒,6米分3墒,墒面宽1米,沟底宽0.5米,墒高0.5
米左右。
(3)定植周围要细土,建议栽基质苗,栽种时侧面向沟边,移栽头天把墒面浇
透以便第二天栽苗时土壤不松动、不伤根。
(4)最佳定植时间为下午4点以后。
(5)浇水定根水要浇透:以沟中出水而不积水为好。上午栽,下午还要浇一次。
栽后40天,苗高30cm 以上,则应适时增加水量,每天2—3次 (阴天2次,晴
天3次),每次5—8分钟,视墒面情况而定。
3.6.1苗期管理
除草、松土、摘蕾、压枝、留花枝
(1)除草:注意不伤根就行。
(2)松土:对于易板结土壤较适用。
(3)摘蕾:从定植成活后每周一次摘除花蕾,直至产花,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
工作。
(4)压枝:当小苗生长2个月左右,枝长达到70cm左右及时压枝,压枝高度在
土表面以上5cm为佳,压枝时要先扭后压,每株压枝2—3个最好,多或少都不
利于生长。多余的细短枝于基部剪除
(5)留花枝:每株2—3枝,第一茬花以留2枝最好,或按营养枝数留芽,即:
1留1、2留2、3留3,这样每亩以产10000-15000枝花为宜 (第一茬),在冬
季可尽量多留 (但每株也不超过4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_NHS 002-2019核美植物防脱洗发液.pdf
- Q_450500SDL001-2018虾肽草木灰生物钾 (酸性土壤改良剂).pdf
- Q_NFT 046-2019复配添加剂 EGF-34B企业标准.pdf
- Q_NFT 046-2019EG-34B复配添加剂企业标准.pdf
- Q_510117HKQ101-2019空气消毒机企业标准.pdf
- Q_NFLG 131-2019圆振动筛企业标准.pdf
- Q_nds001-2019农业技术服务.pdf
- Q_530100LHF003-2018黄腐酸原粉企业标准.pdf
- Q_550300 GTN 002-2017畜、禽浓缩饲料.pdf
- Q_NCT 002-20195V USB充电器企业标准.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