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KIFA002-2016玫瑰-多洛塔生产技术规程.pdf

Q_KIFA002-2016玫瑰-多洛塔生产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洛塔生产技术规程 1.品种介绍 1.1品种描述 品种中文名称:多洛塔。 品种英文名称:Dolcetto。 品种是用自有育种材料SR6362为母本、SR1795为父本杂交选育获得。申请 品种植株株高为矮到中;幼枝 (约20cm处)花青甙显色中,枝条有刺,数量中 到多,显色呈红棕色;叶片大小为大到非常大,上表面颜色中绿,上表面绒毛中, 边缘缺刻弱到中,尖端短椭圆形;花朵直径中到大,俯视呈星型,花的类型为重 瓣,单头花,主色为紫色,单色品种,侧观上部平凸形与下部平形,香味无到弱; 花瓣伸出度强,长度中、宽度中到宽,花瓣数多,内花瓣的主要颜色紫红(RHS 76B-76C),内瓣基部有斑点;花瓣边缘反卷强、瓣缘波状弱,花丝主色为淡黄。 1.2专利保护 荷兰西露丝花卉育种公司 2.设施要求 2.1 栽培设施 结合云南气候特点,使用国内温室企业生产的钢架大棚,保证大棚的保温、 通风、降温、抗风雪性能。棚高5~6米 (肩高3~4米),单拱宽6~8米 (4~5个 单拱组成联拱棚),棚长30~50米。棚顶拱圆形。拱顶两侧配设单面或双面天窗, 长为1.5米,棚的四周设置侧窗,(侧窗高3~3.5米)。 选用无滴塑料薄膜或切花月季专用塑料薄膜做为钢架大棚覆盖材料减少棚膜滴 水引发病虫害。钢架大棚内安装银灰色遮阳网,白天可以反光降温,增加棚内散 射光,夜间有保温作用。 2.2 辅助设施 喷灌系统主要运用于种苗生产,滴灌系统多运用于田间生产。由首部主管、各 级支管、毛管组成。在滴灌系统上配装施肥系统 (施肥泵、配肥罐等)组成完整 水、肥滴灌系统。单个大棚或每栋大棚安装单独阀门,滴头间距选择25cm或30cm 的滴管。每条墒面铺设滴管2条,每条滴管靠近植株根基部。 2.3 加温设施 使用电力、燃料热风机,用于冬季夜间田间加温。使用时应注意均匀提升棚 内温度,减少温差导致冷凝水诱发病害。 2.4 冷库及鲜切花包装车间要求 详见: KIFA鲜切花采后处理标准。 3. 栽培技术 3.1 土壤要求 选择地下水位低,疏松通气性良好的沙性土壤,需含丰富有机质,含量以 10%~15%为佳,土壤PH值在5.5~6.5为宜。若土壤PH值5.0时,需撒入生石灰 进行改良。EC值控制于0.8~1.2毫秒/厘米,EC值0.8毫秒/厘米时使用肥料进 行调整,EC值1.2毫秒/厘米可用水进行淋洗。 3.2 栽培模式 目前采用的模式是高畦双行土壤折枝栽培模式,株距为20厘米,行距为40 厘米。每亩定植约为4500~5000株。 3.3土壤改良 定植畦宽80-100cm、深翻50-60cm,腐熟的农家肥放30-35kg/㎡与钙镁磷 肥2-3kg/㎡,分3层与土混拌回填。深挖改土土壤回填。 3.4定植沟畦标准 定植畦面宽80-100cm;沟宽50-60cm、深35-40cm。 3.5种植密度标准 每畦种2行,株行距20厘米,每亩4000-5000株。 3.6小苗的选择与定植 (1)选择扦插苗进行种植,不建议种植嫁接苗,嫁接苗与水苗区别不大。 (2)定植前准备:分墒,6米分3墒,墒面宽1米,沟底宽0.5米,墒高0.5 米左右。 (3)定植周围要细土,建议栽基质苗,栽种时侧面向沟边,移栽头天把墒面浇 透以便第二天栽苗时土壤不松动、不伤根。 (4)最佳定植时间为下午4点以后。 (5)浇水定根水要浇透:以沟中出水而不积水为好。上午栽,下午还要浇一次。 栽后40天,苗高30cm 以上,则应适时增加水量,每天2—3次 (阴天2次,晴 天3次),每次5—8分钟,视墒面情况而定。 3.6.1苗期管理 除草、松土、摘蕾、压枝、留花枝 (1)除草:注意不伤根就行。 (2)松土:对于易板结土壤较适用。 (3)摘蕾:从定植成活后每周一次摘除花蕾,直至产花,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 工作。 (4)压枝:当小苗生长2个月左右,枝长达到70cm左右及时压枝,压枝高度在 土表面以上5cm为佳,压枝时要先扭后压,每株压枝2—3个最好,多或少都不 利于生长。多余的细短枝于基部剪除 (5)留花枝:每株2—3枝,第一茬花以留2枝最好,或按营养枝数留芽,即: 1留1、2留2、3留3,这样每亩以产10000-12000枝花为宜 (第一茬),在冬 季可尽量多留 (但每株也不超过4个)。 3.7施肥技术标准 该品种由于萌芽率较高,需肥量较高。萌芽期使用平衡型肥料。为防止弯头 花,萌芽期每两周使用硝酸钙肥两次,花蕾期,追施高磷、高钾肥2~3次

文档评论(0)

15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