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一颗 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习题二.docxVIP

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一颗 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习题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22页,共 =sectionpages 66页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A. 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B. 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 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 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 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C. 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 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下列图示中所示的生产技术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①② 在唐中期有了用硝石、硫磺、木炭制成火药的方法,至唐末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战国时已有司南,后来人们用磁针制成了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上述材料突出说明宋代科技(  ) A. 是对传统的继承创新B. 居于世界领先地位C. 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D. 开始形成理论体系 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对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 ) A.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 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C. 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 D. 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  ) A. 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B. 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C. 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D. 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李约瑟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这道出了阻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推广的因素是(  ) A. 儒家缺乏研究学习的精神 B. 儒家注重仁爱的道德观念 C. 儒家重学轻思的传统观念 D. 儒家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 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璐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 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B. 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 C. 轻盈精湛的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 D. 都使用风力水车灌溉农田 “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的变革(  ) A. 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 B. 奠定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 C. 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 D. 便利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梦梁录江海船舰》记载:“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据所学判断该书最早可能成书于(  ) A. 战国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古语云:“医乃仁术”,明代张浩著有《仁术便览》,清代王士雄著有《仁术志》,都是医书;“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医术( ) A. 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 B.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始终受制于封建伦理道德 造纸术发明于汉代,8世纪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A. 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 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C. 西方国家统治者排斥 D. 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爱惜原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后,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蔑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 B. 茧丝成为造纸的重要原料 C. 造纸术未能满足大众消费 D. 制丝术与造纸术相得益彰 经宋初百余年发展,雕版刻书业已形成了产业规模,官刻、家刻、坊刻书各有市场;宋仁宗年间(1041-1048)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印刷拆版后无法再印,而雕版印刷虽刻板费工,但书版可长期保存,随时可印,因此延至清末仍盛行不衰。材料可以得出(  ) A. 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先进 B. 雕版印刷在宋以后成为主流 C.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并行发展 D. 活字印刷发明后未得到推广 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