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3
部分不合格项目小知识
不合格项目小知识
铝的残留量
铝作为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的重要成分,经常会添加在食物中作为膨松剂或稳定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粉条中的铝的残留量应≤200mg/kg。样品中铝残留量超标可能是由于企业超限量添加硫酸铝钾等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铝有一定的慢性毒性,长期摄入铝超标的食品,在体内可造成铝的蓄积,轻者会使食欲减退,引起贫血,重者会表现为神经毒性,使人运动失调、记忆力衰退等。
2、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钠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使用后产生二氧化硫残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腌渍蔬菜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0.1g/kg。在一般食用情况下,二氧化硫进入人体后最终转化为硫酸盐并随尿液排出体外,不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对二氧化硫有过敏反应的人(如哮喘病患者等),则可能出现气喘、头痛或恶心等过敏症状。若长期超量摄入二氧化硫超标的食物,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毒性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作稳定剂、抗氧化剂、防腐剂、螯合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允许地瓜果脯中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最大使用量为0.25g/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可产生刺激作用。长期大量食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超标的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4、苋菜红
苋菜红是常见合成着色剂,在现代食品业中应用广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蜜饯凉果中苋菜红的最大使用量为0.05 g/kg,合成着色剂没有营养价值,长期食用合成着色剂超标的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5、亮蓝
亮蓝是常见合成着色剂,在现代食品业中应用广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蜜饯中不得使用亮蓝。合成着色剂没有营养价值,长期食用合成着色剂超标的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6、相同色泽着色剂(红色)比例之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相同色泽着色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该项目不合格可能是生产厂商对国家标准不了解或了解不够透彻,大量添加同一种颜色的不同色素。合成着色剂没有营养价值,长期食用合成着色剂超标的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7、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中规定,5件冷冻饮品(雪糕)的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5CFU/g,且检测结果(X)位于2.5×104和105之间(2.5×104<X≤105CFU/g)的样品不超过2件。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而且食用菌落总数超标的食品也可能会引起食源性疾病。
8、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之一,由于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来源相同,在一般条件下大肠菌群在外界的生存时间与主要肠道致病菌也是一致的,故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大肠菌群可提示存在肠道致病菌,用于健康危害的间接指示。大肠菌群值越大表示食品受大肠菌群污染越严重,产品卫生质量越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中规定,冷冻饮品5件样品的大肠菌群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0CFU/g,且检测结果(X)位于10和100之间(10<X≤100CFU/g)的样品不超过2件。食品的大肠菌群值超出相关标准所规定的限量值,则说明食品存在卫生质量缺陷,提示该食品中存在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大量食用后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9、氯霉素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抑菌剂,《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将氯霉素列入禁止使用且不得在蜂蜜中检出的药物。长期食用氯霉素残留超标的食品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消化机能紊乱;人体过量摄入氯霉素可引起人肝脏和骨髓造血机能的损害,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肝损伤等健康危害。
10、甲醛次硫酸氢钠
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工业中用其作为印染工业拔染剂和还原剂。将吊白块掺入食品中,主要起到增白、保鲜、增加口感和防腐的效果,或掩盖劣质食品的变质外观。《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