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贿赂犯罪与行受贿共同犯罪的区别.doc

介绍贿赂犯罪与行受贿共同犯罪的区别.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介绍贿赂犯罪与行受贿共同犯罪的区别 介绍贿赂犯罪与行受贿共同犯罪的区别 文◎王会丽 本文案例启示:介绍贿赂行为不能兼容可以构成行贿或受贿共同犯罪的帮助行为,其应当仅限于 为行受贿双方或一方提供信息,进行引荐等建立沟通渠道的行为.一旦行为人帮助一方去共同实施或 受一方委托亲自去实施具体送钱或收钱行为的,则超越了介绍贿赂的范围,构成行贿或受贿的帮助犯. [基本案情]2007年7,8月份,张某得知明某有关 系在省国土资源厅.其想在兴隆县蓝旗营乡办理铁矿 采矿权证,遂通过亲戚请明某帮忙.明某带其到国土资 源厅找到战友田某.并当面向田某提出为张某办理采 矿证,田某表示张某办理采矿证违反相关程序,但仍答 应帮忙运作.后明某向张某索要60万元,张某汇到明 某银行卡50万元.明某将其中20万元送给田某,剩余 30万元用于个人家庭消费.田某通过同事,联系了承 德市地质大队有关人员为张某办理采矿证.后因故没 有办成. 2008年5月,李某得知明某有关系在省国土资源 厅.其想购买兴隆县三道河乡洒河南铁矿.遂通过亲戚 请明某帮忙.明某带其找到国土资源厅工作的另一战 友姜某.并向姜某提出李某的买矿要求,姜某表示买矿 应进行招拍挂,但答应帮忙并让李某准备相关资料.此 后,明某向李某索要疏通费200万元,李某汇到明某提 供的银行卡帐号上100万元.明某将其中10万元送给 姜某,剩余90万元用于个人家庭消费.姜某先后找承 德市,兴隆县两级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员帮助李某实施 买矿事宜,但因奥运会暂停运作.后案发. 一 ,案件讨论要点 本案中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存在很大的争议. 第一种观点认为明某行为构成介绍贿赂罪.理由 如下:明某把张某介绍给国家工作人员田某,把李某介 绍给国家工作人员姜某,属于为双方疏通关系,撮合条 件,使贿赂得以实现的行为,符合介绍贿赂罪的构成要 件.其获利额属于介绍贿赂的居间费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明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共犯.理 由是:明某分别伙同田某,姜某,由该二人利用各自地 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 为,分别为张某,李某谋取不正当利益,并以田,姜名义 向张,李索要巨额财物后再予以分成.尽管明某在为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050051] 张,李谋利时并未利用其职务便利,但按照部分行为共 同负责的共犯原理,明某仍属于田某和姜某受贿行为 的共犯.构成受贿罪,定罪数额应按明某收受张,李的 全部数额认定.量刑可按照个人实得部分予以处罚. 第三种观点认为明某的行为构成行贿罪共犯.理 由是:为给张某,李某谋取不正当利益,明某不仅带两 人去见其在国土资源部门工作的战友田某,姜某,明确 要求战友帮忙,还替张某,李某将行贿财物转交给田, 姜.其行为已经超越了介绍贿赂的范围,与张某,李某 分别构成行贿罪的共同实行犯.其获利额为非法所得, 应按照构成行贿罪的严重情节来考虑. 第四种观点认为明某的行为构成行贿罪共犯和诈 骗罪.明某构成行贿罪共犯的理由与第三种观点相同, 但是认为其非法获利行为已经超出共同行贿行为的范 畴,属于虚构事实,无中生有,骗取张某和李某财物且 数额巨大的诈骗犯罪.明某在本案中的行为触犯行贿 和诈骗两种犯罪. 二,本案剖析 本案中明某的行为既是一种介绍贿赂的行为.同 时也是对行贿人的行贿和受贿人的受贿均有具体帮助 的实行行为.对其准确定性的前提.就是要弄清楚介绍 贿赂犯罪的概念及其与行受贿共犯的区别. 介绍贿赂罪,由《刑法》第392条规定,即”向国家 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刑法规定本身并没有界定介绍贿赂行为的 内涵.1999年发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 侦查案件标准的规定》,将”介绍贿赂”解释成”在行贿 人与受贿人之间沟通关系,撮合条件,使贿赂行为得以 实现的行为”.但是,如何进一步理解”沟通关系,撮合 条件,使贿赂行为得以实现”这种行为的性质,则有许 多截然不同的观点. 我们认为,基于刑法对介绍贿赂行为单独设罪的 2011年第8期(经典案例)/总第130期 合理性,介绍贿赂行为不能兼容可以构成行贿或受贿 共同犯罪的帮助行为.否则,介绍贿赂罪就失去了存在 的合理性.因此,介绍贿赂人的行为应当仅限于为行受 贿双方或一方提供信息,进行引荐等建立沟通渠道的 行为.介绍贿赂人的目的是撮合行受贿双方使贿赂得 以实现,其动机多种多样,可能有精神层面的满足,如 自身能力,关系的炫耀,也可能有物质层面的回报.但 这种物质回报并非基于职务便利,而是基于介绍行为 的酬劳.一旦行为人帮助一方去共同实施或受一方委 托亲自去实施具体送钱或收钱行为的,则超越了介绍 贿赂的范围,构成行贿或受贿的帮助犯.一般而言,如 果受行贿人之托,则为行贿共犯.如果受受贿方的委 托,则为受贿共犯.但是,在行为人超越介绍贿赂的行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