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地质灾害柔性防护的理论与实践.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坡面地质灾害柔性防护的 理论与实践 布鲁克(成都)工程有限公司 阳友奎 周迎庆 姜瑞琪 编著 贺咏梅 彭 伟 原振华 北 京 内 容 简 介 本书是迄今为止国际上系统论述坡面地质灾害柔性防护技术的第一本 专著,其内容主要包括了柔性防护技术的基本原理、防护结构的基本形式、 结构与构件标准化问题、工程设计和典型应用实例。全书共分 8章,分别阐 述了坡面地质灾害及其防护现状、柔性防护技术的发展及其防护理念、不同 类型的柔性防护系统、柔性防护系统的主要构件及其技术要求、柔性防护工 程的设计以及柔性防护技术的其他应用。在内容和著述方式上综合考虑了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突出了基本原理或原则的论述,涉及了一些全新的 防护理念和设计思想,并采用了大量的彩色图片,对于柔性防护技术的进一 步研究发展及其系统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创新,以及落石、边坡浅表层失稳等 坡面地质灾害的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边坡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工作的科研、设计、相关部门管理 人员和施工人员参考,也可供专门从事柔性防护技术及其产品研究与开发 的相关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供相关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 数据 坡面地质灾害柔性防护的理论与实践/ 阳友奎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5 ISBN7-03-015774-5 Ⅰ 坡… Ⅱ 阳… Ⅲ 地质灾害防治 Ⅳ P694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数据核字(2005)第 067385 号 责任编辑:谢洪源 刘卓澄等/ 责任校对:赵桂芬 责任印制:钱玉芬/ 封面设计:陈 敬 科学出版社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2005 年 7 月第 一 版 开本:787× 1092 1/ 16 2005 年 7 月第一次印刷 印张:131/ 4 印数:1— 2500 字数:289 000 定价:70.00 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科印〉) 序 记得在 1994年9月,我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的第七届国 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我首次注意到欧美国家正在推广一种新型的 边坡防治技术——— 边坡柔性防护技术(SafetyNettingSystem,国内简称SNS技术),其技 术思想和在坡面地质灾害方面的防护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代表团成 员周迎庆先生与该项技术的创始人和领导者———瑞士布鲁克集团的 Bruno Haller先生 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就该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进行了探讨。非常 可喜的是,在时隔不久的 1995年初,我即得知,瑞士布鲁克集团与国内工程地质和岩土工 程领域的几个青年学者一起,已开始着手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并在当年的中期成立了外 商独资企业——— 布鲁克(成都)工程有限公司。之后,我与该公司的相关人员又有过多次 接触,并对 SNS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客观地讲,我非常赞赏年轻人对国外新技术的敏 感性并将其引入国内的勇气,而且,我隐约感到,中国已经开始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特 别是高速公路、铁路和大型水电站建设都将面临大量的边坡治理和防护问题,柔性防护技 术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1996年 7 月,在甘肃金川召开的第六 次全国岩石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