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做良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部《论语》做良师 河南教育学院 任民 Email:renmin1969318@ 一、孔子专业化发展的六个阶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人生发展六段论的现代解读 1.志于学的阶段; 2.自立的阶段; 3.不惑的阶段; 4.树立使命感的阶段; 5.心灵开放、兼听则明的阶段; 6.进入自由王国的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六段论 普通教师 骨干教师 明星教师 优秀教师 卓越教师 圣域教师 二、颜渊与子贡评孔子 (一)从颜渊评教说起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 颜渊从人品、学问、教育风格、课程建设、学生工作、教育效果等几个方面对孔子做了中肯的评价。 1.“仰之弥高”。 这是讲孔子的人格高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2.“钻之弥坚”。 这是讲孔子在学问上造诣深厚,让学生越钻研越觉得有收获。 日本学者大桥正夫通过研究发现:只有那种教学优秀的教师才有可能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讲台”艺术构成的。而教学优秀,是建立在深厚的学问根基上的。 好经师才可能成为好人师!教师必须扎扎实实做学问,力求对自己所教学科有全面、精深、独到的把握和认识。 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这是讲孔子教育方法高超,循循善诱。 真正理想的教育不是采用灌输、命令、禁止的方式,而是注重引导、疏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博我以文”。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能用广泛的文献知识丰富学生的学识。 好教师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利用蕴藏在学校、社会、家庭、自然、网络、书本中的资源丰富学生的头脑和心灵。 5.“约我以礼”。 这是讲孔子能规范学生的行为。 规范包括好的习惯、生活秩序、工作态度和法则。 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规范教育的目的不是束缚学生个性,而是成就学生个性的和谐、优雅发展。 题知礼楼 年少莫嫌知礼难, 知礼能过万重关, 水因从心不逾矩, 始能浩荡天涯远! 6.“欲罢不能”。 这是讲孔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孔子特别注意通过正面肯定鼓舞学生,经常给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教学方法也非常灵活多样,如经常采用讨论的方法、社会实践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学有信心,学有所乐,以至于殚精竭虑,欲罢不能。 给学生一点神秘感!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好象是说孔子有点神秘。 神秘是建立在过硬基本功基础上的。 (二)子贡对孔子的评价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三、《论语》中的师道 (一)教师必须是一个人道主义者 (二)教师必须有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师必须具有解读大自然的能力 (四)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五)教师必须具备反省能力 (六)教师必须以忠恕为怀 (七)教师必须是示范者 (八)教师必须有科学精神 (一)教师必须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仁爱之道 1.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以善教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积极参与对社会生活的改造——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4.宇宙关怀——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爱是做好教育事业的原动力。 有教无类就是接纳每一个学生, 因材施教就是对每个学生负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大爱的表现,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珍视学生要求进步的欲望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宽广;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他人;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懂得关心; 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境平和。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指责中长大 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