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第四章 第一节 十七世纪文学.pptVIP

外国文学史:第四章 第一节 十七世纪文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一节 十七世纪文学概述 一、英国清教徒文学 英国在17世纪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又叫清教徒革命,在清教革命中诞生的文学属于清教徒文学。 清教徒革命 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与新国会(史称“长期国会”)矛盾激化,爆发战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建立君主立宪政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出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 清教徒革命 对于清教徒来说,《圣经》是衡量一切的准绳,革命党人借用《圣经》来号召人民革命。 清教徒精神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英国舞台沉寂,唯一重要的诗人是弥尔顿。 弥尔顿 弥尔顿(1608—1674)英国诗人,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和革命文学的代表。 文学代表作是晚年写的三部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弥尔顿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有名的英国诗人。 《失乐园》 《失乐园》(1667)根据《圣经》题材改编,诗中塑造了撒旦形象,他是世界文学中刻画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 (1)创作过程 《失乐园》(1667,12卷)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关于人类始祖的原罪史。借用了《旧约·创世纪》第2、3章,魔鬼撒旦引诱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犯天条,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神话故事。 第二条线索是撒旦的斗争史。是弥尔顿根据《新约·启示录》第20章第1至10节的故事所创作。 (2)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撒旦复仇 取材于圣经的《旧约》,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是受了化身为蛇的撒旦的诱惑而吃了禁果。 (2)三个部分: (2)三个部分: (2)三个部分: (2)三个部分: 第二章内容是写撒旦在地狱中开会,显示出王者风范,讨论如何夺回失去的乐园。 第三章中撒旦通过重重阻挠,从地狱飞出去实行复仇计划。 在弥尔顿笔下,撒旦是一个具有无畏气概、不怕牺牲、能在挫折和失败中重新站起的高大形象。 (2)三个部分: (2)三个部分: 第四章中撒旦到达地球,看到了人的形象。撒旦看了美好的人类形象,也曾动过恻隐之心,但马上又坚定了复仇的信念。已经知道撒旦计划的上帝派来天使,把撒旦赶跑了。 (2)三个部分: 第二部分(第五章—第八章) 第五章至第八章实际上是一种回溯,用天使拉斐尔向亚当、夏娃讲故事的形式来写的。 第七章写的是上帝在六天中创造世界的过程。 最后,天使告诫亚当、夏娃不能吃能判别善恶力量的树上的智慧果。 (2)三个部分: 第三部分(第九章—第十二章) 第九章撒旦趁天使们离去,诱惑夏娃吃下禁果:“人间的女神啊,伸出手来,自由地采摘吧……” 圣经中,亚当是在夏娃吃了智慧果后被动地吃了智慧果。在这里亚当知道夏娃犯禁后,非常主动地吃了禁果。亚当成了很有责任心的男性形象。 (2)三个部分: 第十章,上帝对人类的各种处罚。 第十一章,上帝的儿子圣子替人类求情,上帝同意派天使去告知人类他们的未来和希望。 第十二章中人类离开乐园,踏上孤寂的路程。 (2)三个部分: (3)《失乐园》的思想内容: A、探讨上天对宇宙的安排。这也是长诗的第一个目的。 B、人类的原罪问题。人类始祖因被诱惑而犯了罪,所以被诱惑的思想会一代代延续下去。 (3)关于《失乐园》的主题: 历来西方学者有许多争论,大致分为三大派。 “撒旦派”,强调撒旦是具有大无畏精神的革命者的象征,是一首政治诗。 “正统派”,认为上帝是公正的,撒旦是邪恶的,表现人类如何失去恩宠而堕落,是一首宗教诗。 “调和派”,认为史诗存在着双层人物、双层结构,整部作品是关于人类出路的诗歌。 (4)艺术特点 A、恢弘的气势 B、严整的结构 C、大胆、丰富的想象和精确的细节描写 D、塑造了一系列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 《复乐园》 《复乐园》(1671)叙述耶稣不受撒旦诱惑(美食、权力、艺术美、暴力)替人类恢复乐园的故事。 该诗旨在歌颂刚强的意志、忍耐和英勇牺牲精神。史诗的主题是教育人民,人类必须接受理性的启迪,以便把自己提高到足以享受自由的最高境界。 《力士参孙》 诗体悲剧《力士参孙》(1671)取材于圣经旧约第13-16章《士师记》。它的主题是革命行动,充满对于斗争的热情和号召。 通过这部作品,弥尔顿也探索了英国革命失败的原因。(骄傲自大、争权夺利、生活腐败、自私自私、对革命前途怀疑和绝望等 ) 班扬 约翰·班杨(1628-1688)是清教徒派的作家,主要思想和作品内容都是宣传清教徒思想的。 《天路历程》 在第二次入狱之前,班杨已开始写他的名著《天路历程》(第一部1678年,第二部1684 )。 描写主人公“基督徒”逃出“将亡城”,途径“失望”泥潭、“名利场”、“疑惑”城堡,历经磨难,终于到达“愉快山”。 《天路历程》采用 “梦境寓意”的故事结构和将抽象概念形象化、拟人化的方法进行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