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导数的运算法则.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数学 导数定义的利用 例 若,则等于( ) A. B. C. D.以上都不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导数定义的理解,根据导数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解:由于 ,应选A 求曲线方程的斜率和方程 例 已知曲线上一点,用斜率定义求: (1)点A的切线的斜率 (2)点A处的切线方程 分析:求曲线在A处的斜率,即求 解:(1) (2)切线方程为 即 说明:上述求导方法也是用定义求运动物体在时刻处的瞬时速度的步骤. 判断分段函数的在段点处的导数 例 已知函数,判断在处是否可导? 分析:对分段函数在“分界点”处的导数问题,要根据定义来判断是否可导. 解: ∴在处不可导. 说明: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是指一个极限值,即,当;包括;,判定分段函数在“分界处”的导数是否存在时,要验证其左、右极限是否存在且相等,如果存在且相等,才能判定这点存在导数,否则不存在导数. 利用导数定义的求解 例 设函数在点处可导,试求下列各极限的值. 1.; 2. 3.若,则等于( ) A.-1 B.-2 C.-1 D. 分析:在导数的定义中,增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选择哪种形式,也必须选择相对应的形式.利用函数在点处可导的条件,可以将已给定的极限式班等变形转化为导数定义的结构形式. 解:1.原式= 2.原式= 3.(含), ∴故选A. 说明:概念是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只有熟练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把握其内涵与外延,才能灵活地应用概念进行解题,不能准确分析和把握给定的极限式与导数的关系,盲目套用导数的定义是使思维受阻的主要原因.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等价变形,使问题转化. 利用定义求导数 例 1.求函数在处的导数; 2.求函数(a、b为常数)的导数. 分析:根据导数的概念求函数的导数是求导数的基本方法,确定函数在处的导数有两种方法,应用导数定义法和导函数的函数值法. 解:1.解法一(导数定义法):, 解法二(导函数的函数值法):, ∴ 2. 说明:求导其本质是求极限,在求极限的过程中,力求使所求极限的结构形式转化为已知极限的形式,即导数的定义,这是能够顺利求导的关键,因此必须深刻理解导数的概念. 证明函数的在一点处连续 例 证明:若函数在点处可导,则函数在点处连续. 分析:从已知和要证明的问题中去寻求转化的方法和策略,要证明在点处连续,必须证明.由于函数在点处可导,因此,根据函数在点处可导的定义,逐步实现两个转化,一个是趋向的转化,另一个是形式(变为导数定义形式)的转化. 解:证法一:设,则当时,, ∴函数在点处连续. 证法二:∵函数在点处可导, ∴在点处有 ∴∴函数在点处连续. 说明: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表述,关键是要透过现象看清问题的本质,正确运用转化思想来解决问题.函数在点处连续,有极限以及导数存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导数存在连续有极限.反之则不一定成立.证题过程中不能合理实现转化,而直接理解为是使论证推理出现失误的障碍. 直接利用导数的运算法则求导 例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3.; 4. 分析:仔细观察和分析各函数的结构规律,紧扣求导运算法则,联系基本函数求导公式,不具备求导法则条件的可适当进行恒等变形,步步为营,使解决问题水到渠成. 解:1. 2. 3.解法一: 解法二:, ∴ 4.解法一: 解法二:, 说明:理解和掌握求导法则和公式的结构规律是灵活进行求导运算的前提条件,运算过程出现失误,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求导法则,特别是商的求导法同.求导过程中符号判断不清,也是导致错误的因素.从本题可以看出,深刻理解和掌握导数运算法则,再结合给定函数本身的特点,才能准确有效地进行求导运算,才能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在解决新问题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得心应手. 化简函数解析式在求解 例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 3.; 4. 分析:对于比较复杂的函数,如果直接套用求导法则,会使问题求解过程繁琐冗长,且易出错.可先对函数解析式进行合理的恒等变换,转化为易求导的结构形式再求导数. 解:1., ∴ 2. ∴ 3. ∴ 4., ∴ 说明:对于函数求导,一般要遵循先化简,再求导的基本原则.求导时,不但要重视求导法则的应用,而且要特别注意求导法则对求导的制约

文档评论(0)

燕虞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