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的制作与使用概况..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大学孙晨 金缕玉衣 一、金缕玉衣概况 二、金缕玉衣起源 三、金缕玉衣的制作与使用 四、金缕玉衣的发现 五、金缕玉衣反映的社会状况 一、金缕玉衣概况 关于玉衣,卢兆荫先生的定义是:“玉衣,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又称“玉匣”、“玉柙”或“玉”。完整的玉衣,外观和人体形状相似,可以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5大部分。头部有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裤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开的。玉衣由许多玉片组成,玉衣之间用纤细的金丝、银丝或铜丝加以编缀。以玉衣作为敛服,可能是想达到尸骨不朽的目的。 金缕玉衣是汉代最高规格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汉代的文景时期,文献中对于金缕玉衣有一些记载。玉衣在史书中出现一般被称为“玉匣”或者“玉柙”,偶尔也称为玉衣。比如《汉书·霍光传》:“光隽,……(赐)璧珠巩玉衣。”颜师古注:“《汉仪注》:以玉为襦,如恺状,连缀之,以黄金为缕。要已下玉为札,长尺,广二寸半,为甲,下至足,亦缀以黄金缕。”《汉书·董贤传》:“及至东园秘器、珠孺玉押,豫以赐贤。”颜师古注:《汉旧仪》云:……珠孺,以珠为糯如恺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要以下,玉为押,至足,亦缝以黄金为缕。” 二、金缕玉衣起源 1、考古学基础 2、思想基础 1、考古学基础 玉衣的起源:史为推测玉衣可能在战国末期已经有了雏形,死者脸上覆以缀玉的面幕,身上穿有缀玉的衣服,可能就是汉代玉衣的前身,也可能是《吕氏春秋》的所谓“鳞施” 郑绍宗在《汉代玉匣葬服的使用及其演变》中认为,鳞施是死者身上的玉片饰,也是施于脸上的玉面饰,玉面饰是鳞施的一种,并进一步做出推断,玉衣的形制是由鳞施而发展,进而模拟甲胄而形成⑤;卢兆荫在《论玉文化在汉代的延续和发展》一文中认为汉代的玉衣可能是从战国时期的“缀玉衣服”发展起来的,这种缀玉衣服应该是《吕氏春秋》中所说的“鳞施” 2、思想基础 汉代帝王宗室之所以使用金缕玉衣,主观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汉人继承并发展了儒家“贵玉”的思想⑩,玉被儒家赋予了多重美德甚至神圣化了。第二方面,为了保存尸骨不朽,当时人认为用玉作为葬具可以保持身体不腐。史为分析汉代皇帝和贵族用玉衣埋葬原因“可能是由于迷信玉衣,能够保存尸骨不朽”⑾罗波通过分析汉代 玉衣头罩顶部中央使用璧形玉片的原因,指出留此璧玉之好,是为 了使灵魂出窍有了升天之道,由此可见汉代玉衣即是汉代升仙思想 的产物。 三、金缕玉衣的制作与使用 1、制作 2、使用等级 3、使用人物 3、规制 1、制作 玉衣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对工艺技术的要求很高,“这种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玉器作坊应系官营手工业作坊无疑,根据文献记载,制作玉衣的作坊在朝廷中应属于主作陵内器物,的少府属官东园匠。”⒁但并不是所有的玉衣都是东园匠所造,“一些较大的王国也可能有类似的玉器作坊从南越王墓以及徐州北洞山所处的玉衣片形状来看,当时方国确有自己的玉器作坊”⒂。《西汉早期出土金缕和丝缕玉衣部分玉料材质及其加工工艺特征管窥》一文,作者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具对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的玉器材料与形制进行比对,推测两地玉衣来自不同的玉作系统,当时诸侯国可能拥有自己的琢玉工坊,汉代玉作具有多个不同的体系,工艺水平参差不齐这样就否定了玉衣可能是从内地输入的看法。 金缕玉衣的制作是一个极其繁琐的过程,制作成本巨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件金缕玉衣的制作非常精细,他的缝制技巧是现在也无法达到的,编制玉衣的玉片都要经过锯料、开片、打孔、磨光等程序,先把玉料加工成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或者三角形、多边形等形状的0.1到0.4厘米厚的小薄片,并在玉片的不同部位穿孔,有三孔、四孔、五孔的,以四孔居多,再进行抛光,再用金丝将他们串连在一起,一名普通工匠制作一件金缕玉衣至少需要十年时间,一件中等大小的金缕玉衣相当于一百户中等收入人家财产的总和。⒃有的小孔孔径不过一毫米厚,编缀玉片的金线使用12条极细的金丝拧成一股金线,既具有强度又具有一定的韧性。 2、使用等级 关于玉衣使用的等级,《后汉书·礼仪下》中有明确规定: 登遐……皇后诏三公典丧事。……皇后、皇太子哭踊如礼。沐浴如礼。守宫令兼东园匠将女执事,黄绵、缇缯、金缕玉柙如故事。饭含珠玉如礼。槃冰如礼。百官哭临殿下。……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 玉衣从西汉初期开始使用到东汉时期形成严格的使用制度,这一过程是相当缓慢的,在玉衣出现的早期,其使用制度尚未、也不可能出现如《后汉书》中所记载的那样严格。比如1968 年河北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出土的两套玉衣都是用金缕穿缀,与《后汉书》中的规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