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商学院
学 年 论 文
题 目
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概况
学生姓名
肖时胜
学 号
101010089
学 院
中国汉语言文学学院
专业班级
中英1001班
指导教师
方倩
职 称
讲师
2013
年
6
月
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概况
摘要 微电影自诞生之日起,至今仅有7年历史,然而在七年的时间里,微电影却一再升温,成为微博上热议的话题。不仅正在成为普通百姓实现艺术梦的路径和新娱乐形式,也吸引了很多影视导演及演艺明星加入其中。但是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今天,各种媒体十分发达,传播手段多种多样,微电影和其他媒体一样,它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本文从促进微电影发展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微电影的产生背景,微电影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前景和方向。
关键字 微电影 发展历程 目前现状 未来前景
一.前言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微电影产生于2005年,一般以20分钟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 “微电影”的雏形。自微电影诞生以来,经过几年的吸纳和创新,微电影的长流得以延绵不断,甚至引得国内众多明星导演参与制作。“2010年,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4.2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2.84亿人,平均每天观看2小时网络视频,甚至超过了看电视的时间——每天1.8小时。与此同时,中国手机用户6.5亿,其中有四成用户使用手机上网,选择用手机“看视频/电视”的手机上网用户比重达到17.4%,且年增长率超过200%”。可以预见,未来的互联网视频播放媒体将对传统的电视媒体形成强烈冲击,并侵蚀大量的广告客户。 电影、电视连续剧、娱乐节目、搞笑视频等内容仍是互联网视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微电影”结合了这些内容的精华,以其短小精悍、传播性强同时也更加贴近普通大众,普及度也远远大于普通电影的优势,必将在互联网视频领域异军突起,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今天,各种媒体十分发达,传播手段多种多样,微电影和其他媒体一样,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微电影的产生背景
1.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6月,中国网民达到4.85亿,微博用户数量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2011年网络视频用户达到3.25亿,网络视频的观看时长在过去2年里增长了近2倍,网络视频观看时间的增速是上网时间增速的4倍,网络视频已成为人们获取电影、电视、视频等数字内容的重要渠道,巨大商机蕴藏其中。
随着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热门影视剧版权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高昂的版权购买费导致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同时,网络视频同质化竞争严重,网站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提升原创能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自制微电影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自制微电影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微电影的灵活性和投资决策的风险都更加可控。
2.微时代电影受众的需求
在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经济等微文化大行其道,我们显然已跨入了“微时代”。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人们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信息的需要时,我们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大,已经很少有人每天守在电视机前或者泡电影院了,甚至花几个小时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都成为一种奢侈。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观看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微电影这种免费的、灵活的、短小精悍的电影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尤其受年轻观众的青睐。
3.广告营销新阵地的需要
随着中国网民素质的提高,网民自我意识的崛起,广大网民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直白、单调的叫卖式的硬广告,有些浏览器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些广告过滤掉。如今,广告需要采用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营销方式,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一方面,微电影比传统广告更有针对性,观看它的人群主要是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通过微电影,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就让观众在获得电影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