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雷电放电及防雷保护装置.pptxVIP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雷电放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雷电放电实质上是一种超长气隙的火花放电,它所产生的雷电流高达数十、甚至数百千安,从而会引起巨大的电磁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 从电力工程的角度来看,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两个方面是: 雷电放电在电力系统中引起很高的雷电过电压,它是造成电力系统绝缘故障和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着重探讨) 产生巨大电流,使被击物体炸毁、燃烧、使导体熔断或通过电动力引起机械损坏。 ;第一节 雷电放电和雷电过电压;一、雷云的形成 ; 探测气球所测得的??中电荷分布表明,在雷云的顶部往往充斥着正电荷。(另外一种起电机理解释)在离地面4~5km的高空,大气温度经常处于-10~-20℃,因而此处的水分已变成冰晶,它们与空气摩擦时也会起电,冰晶带负电、空气带正电。带正电的气流携带着冰晶碰撞时造成的细微碎片向上运动,使雷云的上部充满正电荷,而带负电的大粒冰晶下降到云的下部时,因此处气温已在0℃以上,冰晶融化为带负电的水滴。 整块雷云可以有若干个电荷中心,负电荷中心位于雷云的下部、距地面500~10000m的范围内。直接击向地面的放电通常从负电荷中心边缘开始。 ;雷电放电过程 作用于电力系统的雷电过电压最常见的(约90%)是由带负电的雷云对地放电引起,称为负下行雷,下面以负下行雷为例分析雷电放电过程。负下行雷通常包括若干次重复的放电过程,而每次可以分为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辉放电三个阶段。 雷电放电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超长气隙的火花放电。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三、雷电参数 ;(二)地面落雷密度( )和雷击选择性 表示每平方公里地面在一个雷暴日受到的平均雷击次数。 我国标准对Td =40的地区,取 =0.07 (三)雷道波阻抗(Z0) 雷电通道长度数千米,半径仅为数厘米,类似于一条分布参数线路,具有某一等值波阻抗,称为雷道波阻抗。 主放电过程可看作是一个电流波沿着波阻抗为Z0的雷道投射到雷击点的波过程。 我国有关规程建议取Z0≈ 300Ω ;(四)雷电的极性 负极性雷击均占75~90%,对设备绝缘危害较大,防雷计算中一般均按负极性考虑。 (五)雷电流幅值 ( ) 通常定义雷电流为雷击于低阻接地电阻(≤ 30Ω)的物体时流过雷击点的电流。它近似等于电流入射波 的两倍, 即 。 一般地区,雷电流幅值超过 的概率可按下式计算 ;(六)雷电流的波前时间、陡度及波长 雷电流的波前时间T1处于1~4us的范围内,平均为2.6us。波长T2(半峰值时间) 处于20~100us的范围内,多数为40us左右。 我国防雷设计采用2.6/40us的波形;在绝缘的冲击高压试验中,标准雷电冲击电压的波形定为1.2/50us 。 我国规定波前时间T1=2.6 us 雷电流波前的平均陡度 (kA/us) 波前陡度的最大极限值一般可取50 kA/us左右。 ;(八)雷电的多重放电次数及总延续时间 有55%的对地雷击包含两次以上的重复冲击;3~5次冲击者有25%;10次以上者有4%。平均重复冲击次数取3次。 一次雷电总延续时间,有50%小于0.2s。 (九)放电能量 放电能量其实不大,但是在极短时间内放出的,因而所对应的功率很大。雷电放电就象把原先产生雷云时所吸收的能量在一瞬间返还给大自然。;雷击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上的某一点发生猛烈放电,叫“直击雷”。当“直击雷”发生时,往往会对地面的物体产生强大的打击作用,其破坏力也是巨大的。另一种叫“感应雷”,它的形成过程是由带电云层的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当“雷电”发生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范围内由于地电阻或导体电阻的存在,当瞬间大电流流过时,就会导致小范围或局部的瞬间过电压。或者由于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而发生瞬间过电压,以致形成闪击的现象,称“感应雷”。“感应雷”造成的瞬间过电压,指在微秒到毫秒之内产生的尖峰冲击电压。;四、雷电过电压的形成;;;;2.感应雷过电压 由于雷云对地放电过程中,放电通道周围空间电磁场的急剧变化,会在附近线路的导线上产生过电压。在雷云放电的先导阶段,先导通道中充满了电荷,如图(a)所示当先导到达附近地面时,主放电开始,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被中和,与之相应的导线上的束缚电荷得到释放,以波的形式向导线两侧运动,如图(b)所示。 ;在先导放电阶段,虽然有束缚电荷的存在,但是由于负电荷移动较慢,故线路上产生的的电流较小,相应的电压也较小,可忽略。主放电阶段,负电荷迅速被中和,束缚的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使导线对地形成一定电压,而雷电流产生的磁通在导线也感应出一定电压。这两者之和就是感应雷击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