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浙江大学教学信息化.PDF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浙江大学教学信息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孙文均 环境医学研究所 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电磁学重点实验室 sunwj@zju.edu.cn 职 业 我国职业病现状:  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6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 害作业场所,约2亿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职 业病危害。  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显示,我国2013年共报告职业病 26393例, 其中尘肺病23152例 (87.72% ),急性职业中毒637例,慢性职 业中毒904例,其他类职业病1700例。煤炭、有色金属、机械 和建筑行业的职业病病例数较多,共占报告总数的73.53% 。 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的职业病调查显 示 (2010.12-2011.2 ),出现症状的平均年龄为37.5岁;尘肺病 占70.2% 。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  职业病防治现状与问题 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突出问题是: 1、职业病病人数量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累计报告 职业病50多万例,近年新发病例数仍呈上升趋势。由 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量。 2、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3、职业病危害范围广。 4、对劳动者健康损害严重。 5、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  规划目标 • 到2015年,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由现在的8.5%下降到5% 以内, 基本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 主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较2008年下降20% 。 • 到2015年,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 达到90% 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工作场 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 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 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 以上,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 以上。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60% 以上,控制效果评价 率达到65% 以上。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 到60% 以上,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85% 以上。 • 到2015年,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比2008年提高20% 以上,严重职业病 危害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 到2015年,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90% 以上;职业病 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5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劳动卫生学,是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一个分支学科。  任务 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 包含两层含义 职业卫生:以作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健康和高 效的作业环境,保障职业人群的健康;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对象,侧重于对职业人员的早期检查、诊断、治 疗和康复处理。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 职业性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因素。  分 类 • 物理因素 各种不良的气象条件(高/低温,高湿,高/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 辐射(极低频,射频,红外,可见光,紫外线,激光),电离辐射等 • 化学因素  来源: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原料,中间品,成品,废气,废水,废渣  形式多样:气体,蒸汽,烟,雾,液体,粉尘  接触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皮肤

文档评论(0)

liuquan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