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_真菌性皮肤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局部治疗: 口腔念珠菌病:选用制霉菌素(10万U/ml)或两性霉素B(0.1/ml)含漱,每日数次。 皮肤病变:用各种咪唑类霜剂,1~2次/日 阴道念珠菌病:用制霉菌素栓剂,早晚各1次 (2周以上) ,或用咪唑类栓剂 (1周以上),性伴同治。 孢子丝菌病 本病是由双相型真菌申克孢子丝菌所致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损害。 临床表现 本病冬春季多见,临床可分为四型 淋巴管型: 较常见。初疮发生在四肢远端,孢子置入处出现一皮下结节、局部皮肤呈紫红色或紫褐色,进而中心坏死形成溃疡,有少而稠的分泌物,病灶可沿淋巴管转移,呈向心性、带状或链状排列,数目可达10个以上。 局限性皮肤型(固定型): 好发于面、颈、躯干和手背,损害与淋巴管型的初疮相似,可长期局限于原发部位而不沿淋巴管传播,周围可伴有若干个小的卫星病灶,病变呈多形性,如增殖性溃疡、疣状结节浸润性斑块等。 皮肤播散型: 可继发于淋巴管型,于远隔部位出现多发性实性皮下结节,继而软化形成脓肿、可破溃流脓,皮损亦可为多形性。 皮肤外型: 又称内脏型或系统型孢子丝 菌病,最常见于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常累及肺、关节、骨、眼等处。 诊断与鉴别诊断 外伤后发生于四肢或面部的皮肤损害提示可能是本病,抽取脓液直接镜检和培养查到或分离到病原菌可确诊,须与着色真菌病、放线菌病、疖肿、皮肤结核及肿瘤等鉴别。 治疗 全身治疗: 碘化钾(首选药物),用法:10%碘化钾溶液 10 ml 3次/日 口服逐增至60~90ml/日,小儿酌减,皮损消褪后继续服3~4周。 对碘化钾过敏者,可选: 伊曲康唑 0.2~0.4/ 连服8周 特比萘芬 0.25~0.5/日 连服8周 局部治疗: 1、对局部溃疡、有糜烂渗出者可选用:2%碘化钾或聚维酮碘溶液局部湿敷。 2、顽固病例可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或两性霉素B加普鲁卡因局部注射,1~2次/周。 注意事项:本病不宜切开引流或手术、电烙及X线治疗。 思考练习题 1、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依据。 2、头癣中黄、白癣及黑点癣的临床特点及鉴别、头癣的治疗。 3、体股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4、手足癣的临床表现及其预防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湿疹样变继发感染者:应先治疗继发感染,局部湿敷,待干燥脱屑后改用抗真菌霜剂或软膏。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袜子。 家庭成员患病要同时治疗。 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指任何真菌所致的甲感染。 甲癣(tinea unguium):特指皮肤癣菌引起的甲感染。 病因及临床表现 致病菌: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 分型 白色浅表型 局限性点状 或不规则白 色浑浊小片 状损害,甲 面无光泽凹 凸不平。 远端侧位甲下型: 以甲的远端侧缘先受累,受侵部位失去光泽、增厚、变脆,呈灰白色,甲面不平或破损。 近端甲下型: 甲根部和甲半月粗糙肥厚凹凸不平或破损。 全甲毁损型: 整个甲板被破坏,呈灰黄或灰褐色,甲板部分或全部脱落,甲面留有粗糙角化堆积物。 诊断与鉴别诊断 指趾甲变形变色,甲屑镜检和培养真菌阳性,甲病理或溶甲涂片查见真菌可确诊。须与银屑病、扁平苔癣、湿疹或斑秃所致的甲病等鉴别。 治疗 局部治疗: 对表浅、轻型、单发的甲真菌病:先用小刀尽量刮去病甲,再外涂抗真菌药如30%冰醋酸、咪唑类、及丙烯胺类霜剂或溶液,1~2次/日,连用3个月以上。 局部用50%碘化钾或40%尿素软膏封包。 3、8%环吡酮或5%阿莫洛芬甲涂剂 内用药物:主要针对严重甲真菌病: 伊曲康唑 0.2/次 bid 连服1周停药3周为1疗程,指甲癣需2个疗程,趾甲癣需3个疗程。 特比萘芬 0.25/日 指甲癣连服6周至3个月,趾甲癣长于3个月。 氟康唑 0.15/周 顿服 连用9个月或0.15/2日 顿服 连用3个月。 花斑癣 本病俗称汗斑,是由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致的浅部真菌病。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青壮年男性多见。 好发部位:皮脂腺丰富部位,如胸、背、颈腋窝和腹部等。 皮损特点:为色素沉着和(或)色素减退斑,上覆少许细糠状鳞屑,形态可为点状、钱币状或融合成片,可呈灰白、淡黄、淡红、褐色或肤色等,如雨滴状分布。 自觉症状:部分有痒感。 病程:长,冬轻夏重,易复发。 实验室检查 真菌检查和培养:鳞屑镜下可见孢子和菌丝培养可见酵母样菌落。 治疗:原则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 外用药物:咪唑类及丙烯胺类霜剂或溶液( 1~2次/日)。 内用药物:主要针对皮损面积大,严重且单纯局部治疗效果不佳者。伊曲康唑; 0.2~0.4/日连服1周;特比萘芬 0.25/日 连服1周;氟康唑 0.15/周顿服连续2~3周 外用药物:

文档评论(0)

xiang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