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你知道“感觉”是什么吗? “跟着感觉走” “我对你没感觉” “感觉真没意思” 你知道“知觉”是什么吗? 第一部分 感觉到底是什么? 一、感觉概述 1、什么是感觉? 2、感觉的种类 ? 3、感觉的作用?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特点: 首先,感觉所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而不是间接起作用或是过去起作用的事物。 其次,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某一个具体特征,即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全貌或整体,因此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第三,感觉是一切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的种类 3、感觉的作用 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感觉提供了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痛觉=报警系统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超载与感觉剥夺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也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中,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 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如何测量感觉? 二、感觉的测量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 2、心理物理定律 psychopyhsics(心理物理学) 3、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韦伯定律(布格尔—韦伯定律) 韦伯:19世纪的德国生理学家 公式:ΔI/ I=K 举例:对于100克重的物体, 要增加3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 变化,而对200克的物体, 要增加6克才能感觉到重量的 改变。 K=? 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感觉阈限:一种物理量,即人要想感觉到刺激的存在或变化,刺激本身的强度和强度的变化需达到一个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 感觉性的变化 感觉的适应 同一感受器----同一刺激 感觉的对比 同一感受器----不同刺激 感觉的相关 不同感觉之间 感觉的补偿 某种感觉缺失 实践的影响 职业活动或特殊训练 2 .心理物理定律 反映的是物理刺激的强度与感觉量之间的关系 对数定律(费希纳): S = KlgI + C 乘方定律(史蒂文斯): ? =K Ib 3 .感觉阈限测量方法 最常用的感觉阈限测定方法有三种 ⑴最小变化法(极限法)。这种方法是将刺激强度按大小顺序一点点增加,直到被试者有感觉为止。这时刺激物刺激量的大小就是“出现阈限”,反之,从较大的刺激量开始,按顺序逐渐减小刺激物的刺激强度,直到被试感觉消失为止。此时的刺激量为“消失阈限”。感觉的绝对阈限是出现阈限和消失阈限的算术平均值。 ⑵平均误差法(调整法)。这种办法是由被试者自己调整可变刺激的强度, 使它和标准刺激的强度相等。被试者操作多次后,把每次判断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绝对值)平均起来,求得其差别阈限。 ⑶恒定刺激法。这种方法是选择在绝对阈限值上下5-10个刺激。这些刺激按一定级量变化,但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用随机的次序将这些刺激呈现给被试者,请被试者报告有没有感觉到刺激,或者报告比标准刺激大些小些或相等,每一种级量的刺激都呈现若干次,按它们的正确百分比计算结果。心理学家们约定以正确率为50%的刺激值为绝对阈限。 能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物理能量)。绝对阈限不“绝对”个体差异(期望、动机、疲劳)情境操作定义:多次呈现不同强度的刺激, 有一半时间能觉察到的刺激强度。 三、几种主要的感觉 1、视觉 2、听觉 3、肤觉 4、味觉与嗅觉 5、动觉、平衡觉与内脏觉 适宜刺激-------可见光 生理机制-------盲点、中央窝、锥体细胞 与棒体细胞 视觉现象-------色调、明度与饱和度; 普肯耶现象; 明适应与暗适应; 颜色视觉;色弱与色盲; 视觉后象;闪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