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讲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 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幻想来表现激情。      作 品 背 景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不到三年,就被排挤离开长安,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解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题解: 这首诗是李白的“发愤之作”。 “梦游”说明这首诗的内容。点明了所写内容是虚幻的,暗示了本诗运用的是一种想象手法。 “天姥”是梦游的对象。“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诗题中的“吟”,指的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指的是留下这首诗与朋友告别。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梦游表明自己的志向。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检查预习 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势拔五岳掩赤城 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实在 拔,超出 遮掩 依据 或许 向东南,作状语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訇然中开 虎鼓瑟兮鸾回车 失向来之烟霞? 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开心颜 使……战栗;使……惊 用作动词,下雨 名词作状语 在中间 名词作动词 弹奏 向东,作状语 舒展 原来 低头;名作动 侍奉 整 体 感 知 1、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 2、填空: 入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 ——借“梦游天姥”及抒发梦后感慨的方式 填 空: 入梦的原因是: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忽魂悸以魄动,…… 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衬托,以虚衬实。 增添天姥山神话色彩, 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这是以瀛洲来衬托天姥山,瀛洲是海上的仙山,虚无缥缈,神奇莫测;天姥是地上的高山,实实在在,可以前往探访,使人油然而产生神游天姥之念。 二.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 山?有何作用??? 明确:五岳、赤城、天台。 衬托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写出天姥山的高大雄伟,诗人极力表现高耸、时隐时现的天姥山,是为幻想做好准备。为下文入梦作铺垫。 第一段写入梦缘由 第二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请注意以时间和地点为序,将几幅画面找出来,并点出这些画面的特点? 月夜剡溪 白昼山中 傍晚山中 梦游之旅 夜晚仙府 示范: 月夜剡溪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意象:湖、月、影、溪水、猿声 特点:清幽 表述: (我因神奇的传说,而进入梦幻的世界。)那晚在月夜清光的朗照下,我飞度过明镜似的镜湖。皎洁的月色衬着我飞度的身影,伴我抵达剡溪。我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歇息的地方,眼前清波荡漾,耳畔猿声清亮。这是一幅恬静清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沉浸其中,充满愉悦神往之情。 表述要点:※景物、画面需突出特征 ※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诗人的情感隐含在画面中要细心领会 明确: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 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思考: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很不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 白昼山中 登临所见: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