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拉丁方设计的缺点 (1)由于重复数等于处理数,故处理不能太多,否则横行区组、直列区组占地过大,试验效率不高;若处理数少,则重复次数不足,导致试验误差自由度太小,会降低试验的精确度和鉴别处理间差异的灵敏度。因此,拉丁方设计缺乏伸缩性 ,一般常用于5—8个处理的试验。 (2)田间布置时,不能将横行区组和直列区组分开设置,要求有整块方形的试验地,缺乏随机区组设计的灵活性。 (四)裂区设计 在多因素试验中,有时各考察因素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希望对重要因素的考察有较高的精确度。 例如品种与施肥量两因素试验,品种是重要因素,精确度要求较高,施肥量是次要因素,精确度要求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裂区设计。 1、设计方法 裂区设计先将试验地划分为若干个区组,区组数等于试验的重复数; 再将每个区组划分为若干个主区,主区数等于主区因素的水平数; 然后将每一主区划分为若干个副区(或裂区),副区数(或裂区数)等于副区因素的水平数; 将重要因素各水平分配给副区(该因素称为副区因素,副区因素的各水平也称为副处理) ,将次要因素各水平分配给主区(该因素称为主区因素,主区因素各水平也称为主处理)。 在进行裂区设计时,每一区组内的主处理和每一主区内的副处理都必须独立随机排列。 裂区设计的主区可以作随机区组排列(如上所述),也可作拉丁方排列。 【例1·4】 拟进行番茄中耕次数(A,主区因素)和施肥量(B,副区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3个水平: A1、A2、A3,B因素设置4个水平:B1、B2、B3、B4,重复3次,主区作随机区组排列,试进行裂区设计。 第一步,将试验区划分为3个区组,每个区组再划分成3个主区。 第二步,将主区因素A的3个水平A1、A2、A3独立随机地排列在每个区组的3个主区中。 第三步,将各区组的每个主区划分为4个副区。 第四步,将副区因素B的4个水平B1、B2、B3、B4独立随机地排列在每个主区的4个副区中,即得裂区设计的田间排列。 2、设计特点 (1) 裂区设计副区因素是主要研究的因素,主区因素是次要研究的因素,副区面积小、主区面积大。 (2) 裂区设计的各区组先划分为主区,安排主区因素的各水平(即主处理) ,再由主区划分副区安排副区因素的各水平 (即副处理) 。这样对副区来说主区就是一个完全区组,但对全试验所有处理 (即水平组合)来说,主区仅是一个不完全区组。 主处理的重复数等于试验的重复数 ,副处理的重复数等于试验的重复数乘主处理数,显然副处理的重复数大于主处理的重复数。 (3) 在裂区设计中,在主区因素水平间和副区因素水平内的主区因素水平间进行比较,其精确度较低;而在副区因素水平间和主区因素水平内的副区因素水平间进行比较,其精确度较高,尤其是副区因素水平间的比较,比主区因素水平间的比较更为精确。 (4) 两因素裂区设计有两个误差(主区误差和副区误差)、三因素再裂区设计有三个误差(主区误差、副区误差、副副区误差)。通常主区误差大于副区误差,副区误差大于副副区误差。 裂区设计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精确度要求不同 如果某一因素的主效比另一因素重要而要求更为精确的比较,或者两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比其主效是更为重要的研究目标时,宜采用裂区设计。应将要求更高精确度、主要研究的因素作为副区因素。 (2)主效的相对大小 如果某一因素的主效比另一因素的主效更大时,宜采用裂区设计。应将主效较大的因素作为主区因素,而将主效较小的因素作为副区因素,以便于发现副区因素水平间的差异。 (3)管理实施的需要 如果某一因素比另一因素需要更大的小区面积时,为了管理实施的方便而采用裂区设计。应将需要面积较大的因素作为主区因素,需要面积较小的因素作为副区因素。 (4)试验设计需临时变更 有时,一个试验(如甘薯品种比较试验)已经在进行,但临时又发现必须加上另一个试验因素(如翻蔓与不翻蔓)。这时可以将已经进行试验的各小区再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将新增试验因素(副区因素)的各水平设置上去。 (五)正交设计 1. 适用范围:仅用于复因子试验。 2. 田间排列:田间排列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或拉丁方设计等。 3.田间排列说明: 1)为什么要用正交试验? 2)正交表 3)如何安排试验? 第一步,挑因子、选水平 针刺采胶正交试验的因子、水平表 第二步,作表头设计(1)不考察交互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互动式数字营销策略.pptx VIP
- 《Arm Cortex-M4嵌入式系统——基于STM32Cube和HAL库的开发方法》李正军教材 ppt课件. 第11章 STM32 AD转换器.ppt VIP
- 莆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doc VIP
- 高中课件:公开课:主线式情境教学——反射.pptx
- 抗真菌药临床应用.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中专语文活动策划文案.docx VIP
- 202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VIP
- DB33绿色信贷实施指南.pdf VIP
- 活动1 小游戏-翻花绳.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