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者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总的纲领性规定。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教育目的规定教育目标的方向,教育目标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目标的规定和划分。 学前教育目标是学前教育阶段对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第三部分 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家庭教育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对于幼儿发展而言,家庭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以及父母自身的行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好是坏,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家庭的烙印。 一、攀比成风 攀比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你所树立的榜样孩子是不服气的,也就不会接受。 第二、孩子会有够不着的感觉,因为不断有新的榜样会出现在他面前,会出现自我放弃的心理。 切记: 可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比较。 1.娇惯迁就 2.包办代替 3.无原则的满足 4.过度保护 二、溺爱 懒惰 自私 以自我为中心 依赖性强 独立能力差 不懂得关心人 溺爱的危害 三、期望值过高,教育方法不当 四、家庭教育不同步 五、过早进入“成人世界” 六、英才教育使家庭教育过早功利化 针对以上问题,为改善家庭教育的质量,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 (2)密切家庭与教育研究人员、教师与家长的联系。 (3)家庭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环节,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长心态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 的过程,是需要那些“磨杵成针”的精 神来的。 只要方法得当,再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第四部分 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父母或其他长辈)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和途径。由于幼儿家庭教育相对而言是以家长为主导的教的过程,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信息传递方式,成为判断家庭教养方式的主要依据。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它反映了父母与子女交往的实质。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与特性 1.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 2.放任型教养方式 3.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4.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第一种类型: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 “专制型”父母,即“高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过高的要求对孩子的个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在这种“专制”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表现:此类父母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发泄情绪的行为上,而不去探究孩子为何会产生这些行为的真正原因。 例:一位母亲见女儿又哭又闹,她会讨厌这种行为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揍孩子一顿,却不去耐心听取女儿为何哭闹的真正原因。 第二种类型:放任型教养方式 此类父母完全“包容”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与行为表现,不管是积极的抑或是消极负面的。其实质是对指导孩子如何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的知识缺乏与能力不足,以至于表现为“不干涉”的策略。 “放任型”父母,即“低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冷漠,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这类孩子自控能力差,对一切都采取消极的态度,还会有其他的不良心理特征。 第三种类型:溺爱型教养方式 “溺爱型”父母,即“低要求、高反应”型。因父母过度的溺爱而有了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这些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依赖、任性、冲动、幼稚、自私,做事没有恒心、耐心。 第四种类型: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此类父母会很好接受孩子的情绪情感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一糸列行为表现……他们不会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也不会因孩子的情绪表现不佳而取笑他们,这种类型的父母是孩子情绪情感发展的辅导员。 对于自已和他们所关爱的孩子情绪情感具有很强的洞察力,他们会关注自已所有情绪情感和孩子所具有的情绪情感,全括负面的情绪,诸如:忧伤、愤怒、恐惧、焦虑等在生活中的影响作用。 “权威型”父母,即“高要求、高反应”型。此类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方面有适当的“高”和“严”。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