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初唐诗坛:唐诗风貌的初成(618-712) 1、宫廷诗及唐诗的格律 2、初唐四杰 3、陈子昂 一、唐诗风貌 钱钟书:“诗分唐宋······唐诗、宋诗,亦非谨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气象圆融阔大。 内容壮阔、情调昂扬、音韵和谐、意境圆融、气度雍容浑厚 “声律与风骨俱备”,文质斌斌,尽善尽美。 二、初唐诗坛概况 1、唐初:文学主张的南北融合与创作上的宫廷诗时代 魏徵《隋书·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宫廷诗 写作场合:宫廷 作者队伍:南朝入唐的遗老文士、朝廷重臣 写作方式:应制奉和、酬唱 题材内容:沿用旧题、咏物 风格:南朝遗风,绮靡 虞世南《中妇织流黄》:“寒闺织素锦, 含怨敛双蛾。综新交缕涩,经脆断丝多。衣香逐举袖,钏动应鸣梭。还恐裁缝罢,无信达交河。” 自由抒情意味淡薄,缺乏艺术个性,比宫体诗较清新明朗 2、初唐诗的发展 形式技巧上精进 虞世南《咏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緌(ruí):帽子或旗杆上的缨子。 咏物贴切,辞采华美,有身份感。 传统典故翻新: 树木的种类(弱柳鸣秋蝉) 与秋风的关系 声律方面的发展 永明体的缺点: 诗律形式纷繁杂乱,尚未定型; “八病”的病犯忌讳太多,使人无所适从; 律句与律联虽已解决,但两联之间的关系问题尚未解决。 一句之中和一联之内,虽有轻重迭代之致,而求之全篇,则往往是平仄相同的两个律联的重叠,重复单调,缺少变化。 五律的定型: A、上官仪与上官体 (约公元608年―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人。贞观初进士,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任中书侍郎,麟德元年十二月被诛。以体物细腻、写景清丽、属对工切、风格绮错婉媚为特点。 提出“六对”、“八对”说 “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奉和山夜临秋》) “鹊飞山月曙, 蝉噪野风秋。”(《《入朝洛堤步月》 B、从杜审言到“沈宋” 《新唐书·宋之问传》:“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屡对精密。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王世贞《世苑卮言》云:“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 唐诗声律 由永明体被动避免“八病”到摸索正面规律。 从四声律到平仄律,句中平仄规律严格,易于掌握运用。 从只讲一句、一联到全篇讲究粘对。 要求对仗。 近体诗格律 中古音四声: 平、 上、 去、入 现代普通话四声:阴平、阳平; 上、 去 平 仄 声调:诗 色 史 试 锡 时 市 事 食 训练:找出入声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平仄原则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 轻重悉异”,句中平仄互节,音韵高低起伏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般情况下,五言“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三平调: 末三字全为平声。 | | | — — 犯孤平: — — | | — 拗救(略) 孤平可当句救:“ 恐惊天上人” | — — | — “远在剑南思洛阳” 平起仄收式,“特拗”:第三字拗,当句第四字救,同时第一字必须平声。 如:“无为在歧路。” 仄起仄收式: 1、第四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五个仄声。 2、第三字拗,对句第三字救。 流水伴迟日,野花留晚香。 2、“粘对”原则 一联中的两句平仄相对,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第二字平仄相同。 — — — | | , | | | — —。 | | — | | , — — | |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对仗原则: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押韵原则:偶数句尾字押韵,以平声韵为常见,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 首句入韵: 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内支付业务付款回单[收集].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辅警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剑桥商务英语BEC单词初级.pdf VIP
- 客户经理职能转变之我见.doc VIP
-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Using Language&Assessing Your Progress人教版(2019)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辽宁高级档案职称考试(档案管理概论)精选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普法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Section C Using Language & Assessing Your Progress (2).ppt VIP
- 英语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 二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 Assessing your progress(28张PPT).pptx VIP
- 2023-CSP-S提高级(第一轮)C++真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