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用“导学案”“生成”思想政治课堂》-毕业论文(设计).docVIP

《用“导学案”“生成”思想政治课堂》-毕业论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 用“导学案”“生成”思想政治课堂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极其重要,思想政治课堂的“生成”必须让学生从他律到自律,那么“导学案”重要作用就显而易见,本文试图从“导学案”的特点、作用以及在“生成”思想政治课堂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导学案”的重要性。 关键词:导学案;生成;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83-01 所谓“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传业、授道、解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学习方案。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留白的“导学案”的引导下有所尝试,有所创新,从而建构起自己独有的一套知识体系。 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导学案在“生成”课堂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课堂不再朝单一化方向发展,而是根据学生自己对课本,对现实的理解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路,更加实际的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和主体。 2.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和学生一起取长补短的时间,那样,每个教师都在不断的调整思路,不断的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这种师生共同发展的模式会让课堂变的生机勃勃。 3.课堂不再是知识的聚集,而是思想的碰撞,哪怕是小小的一点思维火花那也是课堂“生成”的精华,而这种精华是纯粹知识的课堂无法迸发的。 4.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一堂课让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不断体现自身的价值,去解释现有的知识,去创新现有的知识,让知识网状化,形成很好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网络。 5.课堂由原来的灌输变成了师生共同的思考,既有共性的,又有个性的,让课堂变得沉思,变得有内涵,学生在知识和思维的两重启发下不断前进。 运用“导学案”“生成”思想政治课堂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高中学生学习有很强的目的性,也对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把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好奇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好奇心去追求目的,并且需要把每一个总的目标分解、分层为各个阶段性目标,然后分步实施,用一阶段一阶段的目标的实施最终达到总的目标,在整个目标实施、实现的阶段始终贯穿创新的意识。 2.用求异的思维寻求事物的变革。高中学生所处的阶段正是处于各种思想观念冲突、摩擦的集中爆发期。各方信息集中性的进入学生的头脑,产生裂变,那么,突破事物本身思维模式的思维就会产生。创新教育需要打破常规,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去求变、求异,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3.从求异的角度追求解决事物方法的新颖性。革除过时的内容,确立新事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革除的是过时的不合理的因素,保留的是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同时,在积极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推动事物在新的量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质变,用崭新的眼光和崭新的手段、方法去拓展。 4.在实践的基础上超越传统的方法,走在时代的前列。创新的思维具有超前性、前瞻性的特征。超前是指超越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桎梏,突破框架。它不仅指方法上的超前,更强调时空的超前。一个零星的思维火花点燃对传统的扬弃。学生正处于思维的敏捷期,跳跃式的思维对于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学生要立足实践、与时俱进、解放思想。 5.创新教育必须引导教育的价值取向,处处体现教育的价值,体现创新的价值。对于学生来说,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是能够对思维,对知识产生冲击的东西,在旧有的知识观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观,形成新的知识逻辑结构和新的思维逻辑结构。对于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打破条条框框,用属于社会的、科学的、大众的价值体系引导学生,从而把属于社会的零星的内容体系化,达到价值反馈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薛燕.开发课程资源 提高思

文档评论(0)

小米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