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在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精编版.pptVIP

中医特色护理在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精编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大黄粉敷神阙、天枢穴 将大黄烘干研碎成粉,用时取10克,加少量姜汁或石腊油调成糊状,涂于相应的穴位,再用热水袋热敷10钟,每天1次。 使用输液贴放置药物,每贴药量约1×1cm、药物厚度约0.5cm,调配好的药物应现配现用 神阙穴若藏有污垢用松节油清洁干净后再行下一步操作 贴药时间以病人皮肤感觉为度,若皮肤无不适可贴24小时 天气寒冷时贴药后加用神灯照射局部或热敷以促进药物吸收 若患者皮肤出现痒感、灼热感、发红、起水泡等及时撕去,待皮肤恢复正常再使用,在此情况下贴药时间可减少至病人耐受为度。 选择的穴位:神阙(肚脐)、天枢穴(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 选择生大黄的目的:大黄味苦、性寒,可以荡涤肠胃、通利水谷,其所含结合性大黄酸类物质能刺激大肠壁,引起肠道收缩,分泌增加,使大肠内容物容易排出,从而达到泻下通便作用。 选择神阙穴的理由:神阙穴为冲脉循行之处,为经络之总枢,脐可以通过经络沟通上下内外诸经百脉、五脏六腑。脐的表皮角质层最薄,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通,脐血管丰富,故较敏感,渗透性强。在脐部贴敷生大黄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能使药物分子透过脐部皮肤进入血液循环,且作用缓和。 选择天枢穴的理由:天枢是大肠经的募穴,是大肠腑气汇聚之处,具有调理气血、疏通腑气的功能。 你遇见过这样的病人吗? 长期卧床病人口腔异味如何解决? 中医认为:患者卧床,多运化不良,邪阻中焦,化热化燥而成腑实,口腔情况异常多为心火上炎,脾胃湿热,心、脾、胃等脏腑运化失常,熏蒸于口舌所致。 临床上常采用生理盐水+3%双氧水或者专用的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虽有一定的清洁、抑菌作用,但难以消除口腔异味,且长期应用易引起耐药与病人的牙龈浮肿。 自制口腔护理液(金银花+甘草煎剂 ),同时在口腔护理前后分别两次滴入红茶水 可有效消除痰腥味、腐臭味,预防口腔感染 方法:自制中药口腔护理液:金银花5g与甘草5g适量加水200ml,浸泡20min,浓煎成50ml药液,装真空药袋备用,由本院煎药室制成。红茶水即取红茶少许泡开水,放在茶杯里面备用。 方法:自制中药口腔护理液中加入红茶水浸湿棉球,按照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进行,早晚各一次,连续7天。 选择金银花的理由 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非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及肺炎双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对绿脓杆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它有一定的抗渗出、抗增生及退热作用,有助于抑制口腔细菌的繁殖,炎性细胞的增生。 选择甘草的理由 甘草性甘平,入肝、脾、肺经,主要成分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具有镇咳祛痰的作用,用于口腔护理中,能够缓和炎性刺激而镇咳,能促进支气管粘膜分泌使痰易于咳出。甘草甜素有解毒作用,能结合吸附毒物以及皮质激素样抗应激反应,促进患者食欲、利咽生津 选择红茶水的理由 红茶中的茶香油具有芳香开胃醒脑,提神的效能,多酚类具有杀菌、消炎的功用,含矿物质氟能够防治龋齿及老年骨质疏松,起到提神醒脑,又有助于中老年病人牙齿的保护。 三、中药沐足—用于半身不遂 沐足采用的中药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使用方法为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肢浸入药液中洗浴;或将毛巾浸入药液中浸湿后将毛巾捞起,拧至不滴药液为宜,待温度适宜后,再敷于患肢。 拔罐疗法:遵医嘱选穴每日1次,留罐5~10分钟。适用于肢体萎缩、关节疼痛。 四、拔火罐—用于半身不遂 艾灸治疗:遵医嘱取穴。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和痰火闭窍者不宜。 五、艾条灸—用于半身不遂 六、中药热熨—用于半身不遂 遵医嘱取穴。将中药封包插上电源,预热十分钟后放于患处相应的穴位上适时来回或旋转药熨15~30分钟,每日1~2次,达到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以助于恢复肢体功能。 结束语 中医宝藏—学习、挖掘 中医的魅力—治未病 活学活用—学中医,用中医 中医特色护理 在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 南海区中医院康复科 王珍 康复科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中风后遗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及护理难点 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及推广 主要内容 康复科中医护理特色 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 穴位按摩 艾灸 拔罐 中药熏蒸 刮痧疗法 贴敷法(中药湿敷、换药) 磁珠压耳穴 中医保健功 。。。。。。。。。。。。。。。。。 中风后遗症患者常见的护理难点 便秘 口腔异味 半身不遂 吞咽困难 言语障碍 中风病人的便秘太常见了 便秘解决 口服缓泻剂 塞肛或灌肠 中风病人便秘,解决它不单是用药处理那么简单,想兵不血刃有点难度,很容易通便过度,变成腹泻,而且形成药物依赖。 中医认为便秘多属本虚标实之证 ,中风便秘关键在于腑气不通、传导失司而致。治疗上应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