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羊茅 6.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小穗轴节间较短,但长短不一, 先端稍膨大,具柔毛。外稃卵圆状披针形,长2.3-3.0mm,宽0.6-0.8mm,草黄色或带紫色,纸质,先端膜质,脊及边脉下部具柔毛;基盘具稠密而长的白色绵毛;内稃稍短于外稃或等长,脊上粗糙或具短纤毛。颖果纺锤形,具三棱,长1.1—1.5 m,宽约0.6mm,红棕色,无光泽;顶端具毛茸;脐不明显;腹面具沟,成小舟形;胚椭圆形或圆形,突起,长约占颖果的1/5,色浅于颖果。 草地早熟禾 草地早熟禾 7.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小穗含1两性小花,卵形,长3.0~3.5 mm,紫褐色;小穗柄弯曲,长达4mm。第一颖退化,第二颖革质,无芒或仅具1 mm的尖头,两侧边缘在基部连合,全部包于膜质外稃,具一脉成脊;内稃通常退化。颖果近矩圆形,两边扁,长1.0-1.2mm,深黄褐色,稍透明,顶端具宿存花柱;脐明显,色深于颖果;腹面不具沟;胚位于一侧的角上,中间突起,长约占颖果的1/2~3/5,色较颖果深。 结缕草 结 缕 草 8.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种子倒三角形、倒卵形或宽椭圆形。两侧扁,长1.5-2.5mm,宽1.0-2.0mm,厚0.7-1.3mm, 胚根尖突出呈鼻状,尖与子叶明显地分开,构成30-45度角,长为子叶长的1/2。表面多为上部紫色或淡绿色。下部黄色或黄绿色、少为纯一色者。即呈黄色、暗紫色或黄褐色,表面光滑,有光泽。种脐在种子长的1/2以下。圆形,直径0.23mm。呈白色小环,环心褐色;晕轮浅褐色。种瘤在种子基部偏向具种脐的一边,呈小突逗、浅褐色,距种脐0.5-0.7mm。胚乳很薄。 红三叶 9. 白三叶(T.repens) 种子多为心脏形,少为三角形,两侧扁,长1.0一l .5mm。宽0.8-1.3mm,厚0.4-0.9mm。胚根粗,突出,与子叶等长或近等长,两者明显地分开,其之形成一明显小沟;也有胚根短于子叶的,约为子叶长的2/3。表面黄色、黄褐色,近光滑,具微颗粒,有光泽。种脐位于种子基部,圆形,直径 0.12 mm,呈小白圈,圈心呈褐色小点;具褐色晕环。种瘤在种子基部,浅褐色,距种脐0.12mm;种脊明显。胚乳很薄。 白三叶 种子的萌发 成苗全过程 分蘖 双子叶植物发芽 双子叶植物发芽 一、禾本科草种的形态特征 禾本科草种实际上是一果实——颖果;其果皮与种皮相粘着不易分离。 胚位于颖果基部向外稃的一面,呈圆形或卵形凹陷。 狐茅亚科的草种(冷季型)的胚长度常小于颖果长的l/2。 黍亚科草种(暖季型)的胚长度常大于颖果长的1/2。 禾本科草种的脐呈圆点状或线形,位于与胚相对称的一面,即向内稃的一面,称基盘。 和本科草胚占颖果的比例 一、禾本科草种的形态特征 紧包着颖果的苞片叫做稃片,与颖果紧贴的一片为内稃,对着的一片为外稃。 外稃顶端或背面可具一芒,系中脉延伸而成。 芒通常直或弯曲,有些种芒膝曲,形成芒柱和芒针两部分。 芒柱常螺旋状扭转,有的作两次膝曲,芒柱或芒针上有时被羽状毛,如针茅属的草种。 一、禾本科草种的形态特征 剪股颖属的某些种、看麦娘属、早熟禾属等牧草种子外稃 上的芒极为退化。 每小穗仅含一小花或含一枚可孕小花(常为上位小花)和一枚不孕小花(常为下位小花)。 含一小花的内外稃外面的苞片为颖片,颖片常为两枚,常称之为内颖(或第二颖)和外颖(或第一颖)。 外颖较短,有的种外颖退化,只存内颖,如雀稗属、唐属、狼尾草属等牧草的种子。 禾本科草的小穗及种子 二、豆科草种的形态特征 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 紫花苜蓿 红三叶 白三叶 胡枝子 二、豆科草种的形态特征 豆科草种属双子叶无胚乳种子。 种子的形状、大小、种皮的颜色及种脐与合点位置因不同种变化很大。 豆科草种有明显的种脐、种孔、种脊和种瘤。 部分种子种脐中间有—条细长的沟,叫脐沟。 种脐的位置和形状、种脐长与种子周长的比率、种瘤与种脐及种瘤与种脊的相对位置、胚根与子叶的关系、脐沟的有无和颜色等特征都是豆科牧草种子比较稳定的特征,在种子鉴定中是非常重要的。 如用胚根长与子叶长之比可将紫花苜蓿与白花木樨和黄花木草樨分开,紫花苜蓿种子的胚根长为子叶长的1/2或略短,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种子的胚根长为子叶长的2/3 –3/4或更长。 二、豆科草种的形态特征 豆科草种成熟后: 有些种荚果常沿背腹缝线开裂后种子落地,如百脉根属、羽扇豆属、锦鸡儿属的草种子,常随成熟荚果炸裂。 有些种种子成熟时荚果并不开裂,必须通过加工果皮才易剥落,如苜蓿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