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臂围和皮褶厚度测量精编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当注意:以上两种评价方法都是针对筛查营养不良的需要设计的。属于“上等”的亚人群很可能是肥胖者而不是营养状况优良的部分。 (六)腰臀比(WHR) 分别测量肋骨下缘至髂前上嵴之间的中点的径线(腰围)与股骨粗隆水平的径线(臀围),再计算出其比值。 正常成人WHR 男性0.9,女性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又称腹内型、内脏型)肥胖。中国人虽然BMI 高者的数量不多,但实际上可能有脂肪堆积和(或)分布异常,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皮褶厚度计的使用方法 长时间未使用的皮褶厚度计在使用前必须校正(可参照使用说明书) 皮褶计的压力要求符合规定标准(10g/cm2) 使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特定解剖部位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皮褶计测量距左手拇指捏起部位1cm处的皮褶厚度。 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 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 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思考 上臂紧张围和上臂松弛围测量的方法与意义 小结 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 仪器的调整--使用前须将圆盘内指针调整到刻度表上的“0”位。调整方法:用手转动调整“0”位盘即可将指针对准到“0”位。 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 校正压力--指针调到“0”位后,须将皮脂厚度计两个接点间的压力调节到国际规定的10g/mm2的范围。左手持皮脂厚度计呈水平位置,在皮脂计的下方测试臂顶端的小孔上挂200g重量的砝码。再将皮脂下主弓形臂的根部与该臂顶端的接点呈水平线,此时观察圆盘内指针偏离情况。 如指针处在15-25mm范围内说明两接点的压力符合10g/mm2的要求,无须调节旋扭。 如果指针超出25mm以上,说明压力接点压力不足。须通过向左侧方向转动旋扭增加压力,直接指针调到15-25mm范围内为止。 反之,则调节旋扭向右转动减少压力调节到指针在规定范围内。指针的±5mm的差异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常见的测量部位 测量部位有: 肱三头肌部 肩胛下角部 腹部 髂嵴上部等 其中前3个部位最重要 常见的测量部位定位 测量部位 ?????? 一般测量右侧,常测的皮褶部位为以下几处: 1.上臂部??? 上肢自然下垂,于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垂直捏起皮褶。 2.肩胛下部??? 肩胛骨下角下方约1厘米处。皮褶方向向外下方,与脊柱成45度。 3.腹部????脐旁1厘米处,垂直捏起皮褶。 4.髂部?? 髂嵴上方肚脐水平线与腋中线交界处,垂直捏起皮褶。 5.大腿部?? 腹股沟中点与髌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中点,皮褶方向与大腿纵轴平行。 1.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 Triceps Skinfold? Along the midline on the back of the triceps of the right arm, determine the midpoint located between the top of the acromial process (top of the shoulder) to the bottom of the olecranon process of the ulna (elbow). Pinch the skin so that the fold is running vertically. ? 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测试方法: (1)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2)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 (3)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 (4)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刚落后立即读数。 要连续测量3次,记录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0.1mm。 5.2注意事项: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紧张,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 ②把皮肤与皮下组织一起夹提起来,但不能把肌肉提夹住。 ③测量者每天工作开始前,及时从仪器箱中取走皮褶厚度测量计;每天工作完成后,装入皮褶厚度测量计盒中,并放人仪器箱中保存。 Pectoral (Chest) Skinfold Using a line from the fold of the axillary (armpit) to the nipple, determine the midpoint. Pinch the skin with the fold runn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of the line. ? 2.肱二头肌部皮褶厚度 (1)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②受试者上臂放松自然下垂, 测试人员取肱二头肌肌腹中点处(基本与乳头水平),为肩峰与肘鹰嘴连线中点上1cm,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