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得到的结果 书上结果 结论:比值系数与变送器的量程、要求的从动量与主动量的对应比例关系有关,与变送气的电器零点无关。 * (2)流量与其测量信号呈平方关系(用差压变送器时不带开方器) 其中,qmax是变送器量程。 在相乘方案中,当采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时,流量q与变送器输出电流I的对应关系是 * 设定信号 控制结果 因此 从动量流量调节器的测量信号 * 当采用气动单元组合仪表时,流量q与变送器输出气压p的对应关系为 即 * 从动量流量调节器的测量信号 设定信号 控制结果 因此 * 我们得到的结果 书上结果 * (1)用或不用开放器都可以进行比值控制,只是前者的K与R成正比,后者的K与R2 成正比,当量程不变,仪表K值的调节范围一定时,不带开放器时的R的可调范围缩小了。例如,K的可调范围为0.25~4,则不带开放器时R的可调范围不是0.25~4,只有0.5~2。 (2)使K=R的条件:带开放器的是q1max=q2max,不带开方器的是Rq21max=q22max (3)在同样的比值R下,通过调整q1max、q2max 也可改变比值系数K 结论: * 8.4 分程控制系统 8.4.1 分程控制基本概念 8-16 简单控制系统方块图及其特性 8-17 分程控制系统方块图及其特性 * 分程控制特性类型: 两个阀门时,有以下4种情况 8-18 分程控制特性类型 * 分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分程的实现: 是通过阀门定位器或电气阀门定位器来实现的,将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分为几段,每段控制一个阀门动作。 简单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只控制一个执行器 分程控制系统: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同时控制几个工作范围不同的调节器 * 8.4.2 分程控制的应用 (1)提高控制阀的可调比 在有些场合,调节手段只有一种,但要求操纵变量的流量需要极大的可调范围(如100:1),而国产阀的可调范围只有30。此时可将两个大、小阀并联使用。 * 例题: 设大、小两个调节阀的最大流通能力分别为CAmax=100,CBmax=4,可调范围RA=RB=30,两个阀均为气开阀,试求两个阀并联后的可调范围。 解: 因为 * 故,可得小阀的最小流通能力为 当大、小阀并联组合在一起时,阀的最小流通能力为0.133,最大流通能力为104,所以调节阀的可调范围为 分程后阀的可调范围比用单个阀的可调范围约增大了26.1倍,大大扩展了可调范围。 * (2)交替使用不同的控制方式 左图8-17为储罐氮封分程控制方案及特性图。 有些油品储罐的顶部需要充满氮气以隔绝油品与空气中氧气的氧化作用。 储罐顶部充满氮气,顶部氮气压力一般为微正压。生产过程中,压力p会产生波动。 8-19 储罐氮封分程控制方案 * 方法:采用分程控制 8-19 储罐氮封分程控制 A: 气关阀 B: 气开阀 * 采用分程控制的结果: A: 气关阀 B: 气开阀 注:用反作用调节器 * 如果用正作用调节器 改变阀的气开、气关特性 A: 气开阀 B: 气关阀 8-20 储罐氮封分程控制 * (3)满足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需要 采用反作用控制器 分程控制的结果: 反应开始前: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 8-21 间歇反应器温度分程控制系统 * 8.4.2 分程控制对调节阀的要求 (1)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具有不同特性的分程类型 (2)泄漏量问题 应尽量使两个调节阀都无泄漏,特别是大、小阀并联时,如果大阀泄漏量过大,小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可调范围得不到增加 (3)流量特性问题 在两个调节阀的分程点上,调节阀的放大系数可能会出现突变,表现在特性曲线上是折点,这在大、小阀并联时尤其需要考虑两阀为线性特性时情况严重;两阀为对数特性是好一点。 。 解决办法:①选择阀的特性时要注意 ②使分程信号重叠搭接一小段区域 * 8.6 前馈控制系统 8.6.1 前馈控制的概念 反馈控制(闭环控制):控制器按照被控变量与设定制的偏差来进行控制。 存在的问题:当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产生偏差后才进行控制,使得控制作用滞后 前馈控制(开环控制):控制器根据扰动或设定值的变化按补偿原理进行工作。 特点:扰动产生后,被控变量还未变化之前,根据扰动的大小施加控制,控制超前 * 8.6.2 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比较 8-22两种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反馈:偏差会较大 前馈:偏差较小 *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8-23 两种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 反馈控制特点: (1)是闭环控制系统 (2)控制滞后 (3)可克服所有扰动 前馈控制特点: (1)是开环控制系统 (2) 控制及时 (3)只能克服所测量的扰动 * 8.6.3 前馈控制系统类型 (1)单纯的前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戏剧影视表演剧目创作》课件——2.任务2 梳理中心事件与矛盾冲突.pptx VIP
- 18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公开版.docx VIP
- 化妆品店长毕节大方岗位职责.docx VIP
- (正式版)DB35∕T 2250-2025 《免陪照护病区服务规范》.pdf VIP
- 【教学课件】微专题课件:把握戏剧冲突.pptx
- 高级园林绿化工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微电影创作教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高二【物理(人教版)】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20259.pdf VIP
- 2009年十一月号 - 沙田培英中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