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hēng dài] \o 点击发声 ?
声带
编辑 \o 锁定 锁定
声带 vocal cord,vocal band; 又称声壁, 发声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韧带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声带的固有膜是致密结缔组织,在皱襞的边缘有强韧的弹性纤维和横纹肌,弹性大。两声带间的矢状裂隙为 声门裂。
中文名
声带
外文名
Vocal cords
别????称
声壁
结????构
声带肌、声带韧带和粘膜
目录
1 人类的声带
2 动物的声带
3 保护
4 发音训练
? 呼吸
? 发声
? 嗓音保健操
? 吸气肌肉群
? 有声呼气训练
? 发声技巧
5 常见声带疾病
6 相关疾病
7 变声期保护
8 高危人群
声带人类的声带
编辑
人类的声带又叫声襞,是以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与杓
声带和声门裂
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声韧带为基础,加上声带肌和其表面的黏膜共同构成的。两侧声带及杓状 软骨底之间的裂隙称为 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声门裂的前2/3位于两侧声襞之间,称为膜间部;而声门裂的后1/3位于两侧杓状软骨的底和声带突之间,称为软骨间部。将声带和声门裂合称为声门。
发声时,两侧声带拉紧、声门裂变窄、甚至几乎关闭,从气管和肺冲出的气流不断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声,在喉内肌肉协调作用的支配下,使声门裂受到有规律性的控制。故声带的长短、松紧和声门裂的大小,均能影响声调高低。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宽,女子声带短而狭,所以女子比男子声调高。青少年14岁开始变音,一般要持续半年左右。
声带动物的声带
编辑
脊椎动物中,两栖类以上的动物的喉头发达,在面向咽头的开口部附近,在喉头 软骨之间,有左、右成对并张开的喉头粘膜皱襞,称声带,左、右粘膜皱襞之间的纵裂隙称 声门裂,声带和声门裂两者合在一起称为声门。另一方面,将构状软骨间的间隙称为软骨间部。在人类软骨间部负责低言私语时的发音。广义的声门包括软骨间部,这时,声带和 声门裂的(狭义的)声门就称肌肉声门、韧带声门(或膜间部)。两栖类和 哺乳类的声门构成发音装置,而爬行类和鸟类则不那么发达。爬行类基本上不能发声,鸟类则不同,在气管分成支气管的交叉处,形成发声装置——鸣管。在哺乳类的声带的前方尚有一对 粘膜皱襞,即假声带(又称室皱襞plica restibularis,英falsevocal cord),在它和声带两者间构成喉腔(lar-yngeal ventride),但在类人猿中,它形成非常发达的喉囊,作为共鸣装置。喉腔是由摩根尼(G.M-orgagni,1682—1771)命名的,故又称摩根尼窦(sinus of Morgagni,ventricle of Morgagni)。声带上有声带韧带和声带肌,假声带上有室韧带和室肌。
声带保护
编辑
声带结构
声带是人类发声的主要结构,从极轻微的声嘶到完全失声,多为声带病变或其他病因使声带的正常运动发生障碍所致。
声带部位结构人体解剖彩色图片
声带位于喉腔假声带(室带)下方,左右各一,由 声韧带、肌肉和黏膜组成,前起 甲状软骨板交角内面,后端止于勺状软骨底部前端的声带突。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称为 声门裂,空气由此进出,亦为喉部最窄处。中国成年男性的声带一般在18mm~24mm,平均长度为20mm左右,成年女性一般在14mm~18mm,平均为15mm左右。当由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向靠拢的声带引起振动的时候,即发出声音。喉部发出的声音为 基音,受咽、口、鼻、 鼻窦、气管和肺(共称下 共鸣腔)等器官的共鸣作用而增强和使之发生变化,成为听到的声音。
为了保护好声带,建议注意以下几点:⑴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 上呼吸道感染的抵抗能力;⑵ 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 用嗓过度,禁烟酒;⑶ 加强劳动保护,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需妥善处理;⑷ 教师、文艺工作者需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感冒期间尤其要注意,且不可发声过度;⑸ 早期声嘶患者,应强调声带休息,同时进行积极的治疗。保护声带从正确发声开始
声带小结等 慢性喉炎疾病,会使声带嗓音病变,即使做了手术或者其它治疗后一度好转,但若发声习惯仍得不到正确的纠正,病变仍有可能再次发生。因此对嗓音病人来说,在物和手术治疗外,更要注意进行正确的嗓音训练。
1.不要 用嗓过度。用嗓过度是指滥用超过本人能力范围的嗓音(用声)。每人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三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将发生声带病变。说话要保持适宜的音量和 音调,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