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普通地质学ppt转换成word第九章冰川地质作用.docVIP

河北工程大学普通地质学ppt转换成word第九章冰川地质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 - 第九章 冰川地质作用 普通地质学课件 主讲人:周俊杰 河北工程大学 勘查教研室 第九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的形成 冰川的类型 冰川的运动特征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的沉积作用 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 冰期与间冰期 第九章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是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85%的淡水以固态的形式构成冰体,世界上许多名川大江都发源于冰川,故冰川有固体水库之称。 这些陆地上的冰体,由于地面坡度和冰体厚度差异所产生的侧压力的作用下,能产生缓慢地运动。陆地上在重力影响下运动着的巨大冰体为冰川。 现代冰川覆盖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0.7%,约1500多万 km2。两极的冰川占冰川总面积的99%,其中南极有1350万km2,北极约有208万km2。 另一部分冰川零星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和高原上气温在零度以下的地带山岳冰川。 我国西部具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地与高原,在3500m以上的山区都有现代冰川分布。据统计,我国冰川和永久积雪区的总面积约达44 000 km 北极冰川 南极冰川 山岳冰川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 气温 气候条件 降水(雪)量 冰川形成的条件 地形条件 1、冰川形成的气候条件 终年积雪的地区称为雪原区。雪原区年平均气温在00C以下,降雪量大于消融量(指冰川融化与蒸发的水量)。 常年积雪区的下界称为雪线。雪线以上的雪原区是冰川的积累(或称堆积)区;雪线以下为冰川的消融区,只能季节性积雪。雪线高度各地不一,受气温、降雪量的控制。 2、冰川形成的地形条件 两极地区冰川的形成与地形关系不大,雪线高度主要受气温控制。 中低纬度高山区的冰川形成需要有可以积雪的相对平坦的地形。另外雪线高度还与山坡向阳背阴、地形突出与隐蔽,即接受阳光多少等因素有关。 3、冰川的形成过程 刚降落的雪称新雪,其形状多为六角形,空隙多达90%,密度非常小。 当降雪聚集到一定厚度时,下部雪层受到上部雪层的压力,松散的六边形雪花从尖部开始融化,雪水在其中聚积,遂形成小的、再结晶的椭圆形颗粒称粒雪。 粒雪在上层雪的压力下及融雪水渗透到粒雪颗粒之间的空隙里发生冻结,发生缓慢的沉降压实和重结晶作用,使其粒雪变成粒状冰(冰晶)。 粒雪冰进一步受压,排出气体,并被冰晶间的薄膜水冻结,形成块状的冰川冰。 冰川冰在上覆冰雪层压力和重力作用下由高向低或由厚向薄处运动,即形成冰川 第二节 冰川的类型 1、大陆冰川(冰盖):呈面状展布,冰盖顶面上凸,一般中间厚度大,可达数千米,向四周变薄。冰盖压力巨大,冰川由中央向四周流动。全球最大的冰盖是南极冰盖,其次是格陵兰冰盖。 2、山岳冰川:形成于中、低纬度高山终年积雪区,受地形影响,分布在山谷中,我国西部的现代冰川均属于这种类型。珠穆朗玛峰地区是中低纬度地区一个巨大的山岳冰川作用中心,面积在20 km2以上的大型山谷冰川有15条。 1)冰斗冰川:冰体主要部分在雪线附近的凹地(冰斗)内,它主要分布在降雪较少的高山地区。其盛雪凹地为不规则的圆形,三面围以陡壁,前面有一缺口,开口处地势稍高,呈一冰坎,它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冰雪下流。 2)悬冰川:当雪线下降,积雪增多,冰川从冰斗凹地中流出,仿佛贴在山坡之上,可称为悬冰川。 3)山谷冰川:冰斗冰川扩大外溢,有冰舌伸出流入山谷中,一般在20-30 km,好象冰冻的河流。如遇陡坎可形成壮观的冰川瀑布。 4)平顶冰川又称高原冰川:发育在雪线以上平缓山顶的冰川。平顶冰川扩大时,四周冰川溢出,与冰斗冰川、悬冰川和山谷冰川相连时,称为山地冰帽。 5)山麓冰川:山谷冰川流出山口到达山麓地带后,各冰川汇合而成为面积比较广阔的冰源。 第三节 冰川的运动特征 冰川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克服冰体与地面以及冰体内部的摩擦阻力,从高处流向低处,分布面积广阔而且厚度大的大陆冰川则因其冰体的压力作用,从冰层厚的中心部位流向冰层薄的边缘。 即:引起冰川运动的因素主要是重力和压力 1、冰川的运动速度 冰川运动的速度相当缓慢,普通河流的流速约为0.5 m/s,而冰川要流过0. 5m的距离往往需要几昼夜,或几十昼夜。 冰川的运动速度有时会突然加快,使冰川爆发式地向前推进,这种现象称为冰川的波动或冰川的跃动。 2、冰川运动方式 塑性流动 冰川的下部冰层因在上部冰层压力下呈塑性状态,冰盖中部冰层厚度大在重力作用下由厚向薄、山上向下发生塑性流动。山岳冰川也因上部冰层呈塑性,并由于地形存在坡度的情况下 基底滑动 冰川底部当有融雪水渗入时,水起润滑作用,减小冰与冰床基岩的摩擦力,使冰川产生滑动,冰川滑动会使冰川运动速度加快。当冰川底部存在被冰川压碎

文档评论(0)

558633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