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研讨会会议报告摘要.pdf

昆虫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研讨会会议报告摘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虫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研讨会 会议报告摘要 目 录 寄生蜂幼期发育及其对寄主的调控 ………………………………………陈学新(1) 我国城市园林害虫天敌应用现状与需求 ……………………………………夏希纳(2) 设施蔬菜天敌昆虫的繁殖与应用 …………………………………………郑 礼(3) 北方温室应用天敌昆虫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陈红印(4) 中国天敌瓢虫利用的回顾与展望 ……………………………………………庞 虹(5) 寄生性天敌蒲螨对隐蔽性害虫的控制作用 …………………………………熊德平(5) 天敌保种技术的研究 …………………………………………………………黄 建(6) 天敌成功应用的体会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张艳璇(7) 果园生草与天敌保护利用 ……………………………………………………虞国跃(8) 椰心叶甲及其天敌寄生蜂引进与利用研究 …………………………………彭正强(9) 蒲螨天敌研究与利用 …………………………………………………………于丽辰(10) 我国药用植物害虫天敌的保护与利用 ………………………………………陈 君(11) 小菜蛾天敌昆虫名录 …………………………………………………………吴钜文(12) 利用玉米螟赤眼蜂在朝鲜防治亚洲玉米螟的效果评价 ……………………王振营(13) 应用本地蜂防治松突圆蚧 ……………………………………………………陈瑞屏(14) 温度对拟小食螨瓢虫捕食效能的影响 ………………………………………符悦冠(15)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种群动态及天敌控制作用研究 ………赵奎军(16) 美洲斑潜蝇幼虫寄生蜂冷藏及滞育调查研究初报 …………………………白义川(17) 害草薇甘菊天敌--婀珍蝶的大量繁殖与应用技术研究 ………………… 韩诗畴(18) 加拿大蓟天敌昆虫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寄主专一性研究 ……………………张爱萍(19) 新疆兵团棉田自然天敌的保护与利用—“生态调控”技术 …………张伍平(20 ) 北京市密云县生物防治工作进展 …………………………………………史桂荣(21 ) 寄生蜂幼期发育及其对寄主的调控 陈学新 (浙江大学昆虫科研究所,杭州 310029) 目前通常将那些幼期作为其它昆虫的寄生物并且在它们达到成虫前将寄主昆虫杀戮的膜翅 目昆虫称为寄生蜂。寄生蜂与寄主的关系在生物学上丰富多样,主要反应在对寄生生活方式适应 多样性和对寄主利用的范围和策略的广泛性上。寄生蜂找到寄主并产卵以后,并不意味着能成功 寄生,关键还要在寄主体内(或体上)完成幼期发育(至成虫羽化),此时最大的障碍是寄主免 疫系统的抵御。对寄生蜂--寄主关系生理和分子机理进行研究不但可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天敌 昆虫在营养方面的特殊需求,而这些又是生物防治系统中开发大量繁殖这些天敌的人工饲料所必 需,而且这些研究为分离具有杀虫活性的基因和生物分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寄生蜂 幼期发育及其对寄主生理和分子调节机制的研究,不仅可指导如何提高寄生蜂自然控制作用,高 效人工繁育并应用寄生蜂控制害虫,强化害虫生物防治,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农作物 产品源头和过程控制的安全,而且可以探索应用寄生蜂携带因子结合基因工程技术寻找控制有害 生物的有效措施和途径,设计与环境相容的调控策略和技术体系。 寄生蜂幼期发育非常复杂,不同寄生习性的种类或类群具有不同的发育模式。最典型的是从 寄主症状来看,表现为抑性和容性发育。但寄生蜂本身则为复变态类的幼期发育以及特殊的多胚 生殖。研究寄生蜂胚胎发育和幼虫期发育是近年来寄生蜂基础研究和发育生物学的一个热点。 目前已明确寄生蜂幼期之所以能在寄主内能成功发育,是因为寄生蜂雌蜂在生理上拥有一些 携带因子和幼蜂本身能释放一些免疫抑制因子,能抑制寄主免疫系统并调控寄主发育以保证幼蜂 在寄主体内成功发育,这些因子有毒液(venom)、多分 DNA病毒(polydnavirus,PDV)、畸形细胞 (teratocyte)、幼蜂分泌物等。有关寄生蜂对寄主调控的机理也已成为国际上害虫生物防治和农 作物产品安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是充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