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考点五 正确使用熟语
一、熟语的定义
“正确使用熟语”是 04 年高考语文 《考试大纲》新增加的一项内容。 熟语是 语言中
常用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 。“短语”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句子”指谚语和格言。
二、熟语的特点
熟语有两个特点,一是结构上的稳固性, 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 ,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
“昨日黄花”;一是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 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 ,如“周
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又如“骑驴
看唱本——走着瞧” ,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演出。
三、熟语的分类
1、成语
成语是一种固定的词组,音节以四字为主,大部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最能体
现熟语的两个特点,即结构的稳固性和意义的整体性。使用时切忌望文生义。如 : 七月
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七月流火”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
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闹
出望文生义的笑话。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来
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兄容欢迎、庆祝等盛况。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街上空无一人。
“不刊之论”指点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观点,形容言论精辟,无懈可击。
2、谚语
谚语也叫“俚语”“俗语”“俗话”“直言”,具体通俗,形象生动。是人民群众
口头流传 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或反
映人生哲理,或反映生产经验,或反映阶级斗争的。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
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
远亲”,“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谚语与成语的主要区别在于:谚语一般是
句子,成语大多是词组;谚语是口头俗语,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
3、歇后语
歇后语是广大民众喜闻乐道的生动形象而诙谐有趣的口头语言, 分前后两部分构成。
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像
谜语里的“谜底”, 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 。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一部分常
常不说出来,好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作歇后语。人们也常常把它称为“俏皮话”。
歇后语分为喻意的和谐音的两类。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
前部分的解释,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谐音的歇后语,
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
的现象,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外”。说话或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表达得形象活泼,饶有风趣,给读
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4、惯用语
惯用语是具有特定含义、形式短小、口语性很强的词组。结构简括,形象生动,含
义准确,出现频率高,用处广。例如“背黑锅、碰钉子、回老家、磨洋工、耍花招”等。
惯用语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语义的双层性,
除字面意义外,必须具深层次的比喻义或引申义 。如“踢皮球”本指以脚踢球的运
动方式,后喻指不负责任地互相推来推去;“打预防针”,字面指注射防病的药水,常
用来比喻对人的思想毛病加以预防;“财神爷”本意是迷信中让人致富的神,引申为掌
管钱财或能给人钱财的人。
其次, 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厚 ,且褒扬、赞许和中性的极少,如“老黄牛”
“破天荒”“打游击”。谐谑、讽刺和贬义的占绝大部分,如“拍马屁”“寄生虫”“红
眼病”“小心眼”“吃独食”“眼中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